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文明的弱化

(2012-10-16 19:14:12)
标签:

马路

文明在细节

雪山无尘

杂谈

分类: 呓★锐评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文明的弱化

 

   

/张乐臣微博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编者注: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而这几天,这个话题仍然在网络上发酵。10月16日 《现代快报》)

 

    在新浪微博上的一项关于“你是中国式过马路吗?”的 调查显示,有194名经常这样做,880名网友比较守红绿灯,由此可见,大家在心理上是有遵守交通法规的想法,介于盲从、跟风等潜意识的驱使,这样的正确想法逐渐被搁置脑后,“中国式过马路”了,诚如有人说“很安全,为什么不走啊,这么长时间呢!”

    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是好事,如何让这样的意识变成实际行动,这是一个老大难。 

    央视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南京某路口一个小时内,不听劝导闯红灯的行人达40多名,仅12人接受处罚。市民闯红灯,根据交通法的规定,要罚款20元。而在南京交警眼中,这笔处理一起违规行驶的车辆还难,处罚不一定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没有有效的处罚或者惩治措施,只能让人们肆意妄为。

    制止行人乱闯红灯,有的城市借助当地媒体,定期将一些闯红灯的行人的照片进行曝光,让大众进行批判;有的地方采用志愿者在路口进行劝导阻止;有的地方采取罚款的方式。曾记得,在杭州的各大交通要道,均有带着红臂章的志愿者进行疏导,而在一些没有志愿者的路口,依然有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了大众的文明弱化,明知是错的,却还抱着侥幸心理行事。

    曾在一篇《文明在细节》中的短评中写到: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汽车要么减缓速度,要么停下来,司机向行人招手,示意行人先走。每每这时,心里总有一股暖意,这是怎样一种礼让三分的文明境界!然而,放假回到老家,走到汽车站附近的马路上,却令我失望至极。斑马线经过风吹日晒、车马辗轧,已经看不清楚,却不曾修缮。人流密集时,车来车往,险象不断。

文中讲的是斑马线是否醒目、机动车让人与否。而要表达的意思则是只要人人自觉一点,安全当头,居住在这样的城市里,能不感觉温暖吗!中国式过马路,表面上看是小事一桩,但它却关乎城市的脸面。很多城市把文明的标准理解为楼高路宽,其实文明更多体现在细节上。

想起一句话,中国式过马路,存侥幸享一时之欢,突发事一家老小徒伤悲。

    元芳,你们怎么看?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