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家铭花儿基金国庆节浙江工业大学校园 |
分类: 呓★视界 |
国庆日,花儿们圆了“花房”梦
“花房”外景局部
10月1日,志愿者们在帮助陈天文夫妇和孩子们搬家。6岁的爱华(前左一)抱着一瓶饮料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在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有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陈天文和郭改然,22年间先后抚养了39名孤残儿童,这些孩子因各种先天性的残疾被亲生父母遗弃。陈天文夫妇依靠种玉米和核桃的微薄收入以及原平市民政部门的救助,在漫长的岁月里,尽力抚养他们,不离不弃,无私地将美好的父爱母爱给予了这些残疾弃婴。
2009年,当时还是之江学院广电专业大三学生的苏家铭偶尔在网上浏览到了这个特殊家庭,于是萌发了用纪录片记录这个特殊家庭的想法。学校放寒假后,苏家铭和搭档程海峰在经过了近30个小时的跋涉后,来到了陈天文家。虽然事先在网上了解了相关情况,但是一迈进陈天文的家门,孩子们的残疾程度和陈天文夫妇的艰难还是深深震撼了苏家铭,他们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了半个月。从此,苏家铭与陈天文夫妇以及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的两年里,苏家铭又去了4次陈天文家,总共拍了70卷带子,制作了《花儿哪里去了》这部17分钟的纪录片。他说,孩子们虽然都有先天身体残疾,可他们都是花儿,在爱心的浇灌下,他们也能美丽绽放。2011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之手机电影节上,这部纪录片问鼎“最佳短片奖”和“最佳纪录片奖”,著名导演徐克和贾樟柯为其颁奖。在颁奖典礼上,苏家铭当场宣布,把3600美元奖金全部捐赠给陈天文夫妇和孩子们。
陈天文家的房子比较狭窄,很多孩子挤在一张大炕上,加之年久失修,显得破旧不堪。今年4月底,屋子开始漏雨,一天早上起来,郭改然突然发现墙上出现了一道较大的裂缝,这可吓坏了陈天文夫妇和孩子们。陈天文夫妇束手无策,他们打电话告诉了苏家铭。苏家铭让大叔大妈不要着急,他会想办法的。话是这么说,可是,当时他一个学生,自己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怎么办呢?心急如焚的苏家铭想到了微博,他希望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向社会爱心人士求助。5月12日,苏家铭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了“花儿基金”,并发布第一条求助信息。没想到,微博发布的当天,他就收到了来自屈敬敬的首笔捐款1000元。网友的爱心在微博上汇聚,短短几个月,“花儿基金”已经收到了来自300多个爱心人士的26.6万余元捐款。苏家铭坚持做最纯粹的慈善,“花儿基金”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通过微博公布,不收1分钱管理费,保证所有的捐款都用在孩子身上。苏家铭和队员们为募集“花儿基金”所付出的开销全部由每个人自己承担,因为“花儿基金”的工作量太大,苏家铭还辞去了工作。
因为有了这些善款,苏家铭和“花儿基金”的志愿者们帮助陈天文夫妇在同一个村里购置了一处新房子,并把它命名为“花房”——让花儿在这里自由生长,快乐绽放。苏家铭特地将乔迁“花房”的日子定在了10月1日,他要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圆孩子们的“花房”梦。
为了帮助陈天文一家顺利搬迁,也为了见证花儿们搬进“花房”的幸福时刻,苏家铭于9月27日到了山西陈天文家。苏家铭陪着陈天文从村里赶到原平市,和“花房”的原房主进行商谈,最后将花房的价格确定为218000元,在楼板寨乡政府和西庄村村委负责人的见证下,与之签订了购房合同。
9月30日,苏家铭和浙工大的老师及花儿团队的志愿者,开始清扫垃圾、整理房间、布置环境,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他们将花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喜气盈盈。大家为了不麻烦大叔大妈,委托原平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从镇里买来了两箱方便面,饿了就泡方便面。
10月1日,
一走进新家,孩子们就兴奋起来。不能走路的小旦坐在床上,东张西望,满眼的好奇,对摄影无师自通的他从钱国莲老师手中要过相机,对着新房子不停地按快门;调皮的爱民把每间屋子的灯都打开,似乎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主人地位;瘦小的爱华和爱善钻进客厅的柜子,玩起了躲猫猫。孔晨辰老师抱着不能走路的楞楞,在“花房”的每一间屋子中来回转悠,楞楞的脸上,是喜悦的笑容。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燕雁和青年时报记者李闻莺的报道,文/源朱丽娜。)
花儿基金微博:http://weibo.com/budfund
苏家铭微博:http://weibo.com/hao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