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年砸2000亿内地为何难迈一流大学

(2011-08-15 00:18:44)
标签:

雪山无尘

张乐臣

教育

校园

分类: 呓★锐评

15年砸2000亿内地为何难迈一流大学
/张乐臣

今日推荐博文:纪实摄影:爸妈劳碌的一天

 

(政府)一直以为只要不断增加投入经费,就可建设起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九八五行动计划提出用15年时间把北大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有8个月时间就到期限了,花了几百亿的豪言壮语如何兑现?日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发布的一则微博引发了公众对高教投入的讨论。812日 人民网)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标准是什么?

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骆四铭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可以从三个指标来检验,即产出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输入性指标。产出性指标包括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过程性指标是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输入性指标则是看学校的录取率以及生源质量。世界上现有20多个大学排行榜,进入前200名的可认定为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苦苦奋斗了几十年,却始终没有迈入一流大学的门槛,很是奇怪。同时,我们又在苦苦寻找迈入一流大学的秘籍,似乎也没有结果。更奇怪的是北大清华百年历史,却远远不及比之后起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内地学生也更为青睐这些后起之秀。据统计,2011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北京文理科4名状元,上海、湖南等地高考的文理科状元,全部选择了就读香港的大学香港大学内地共录取291学生包括北京在内的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而它招生之前就收到了1万多份来自大陆内地高中生的申请,升幅比去年增加14.8%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南下,而放弃北大清华?一些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介绍,香港高校的环境自由信息流通自由学术自治国际化标准管理,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多,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也给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作为一名内地的大学生,却感觉不到这些自由空间,我问过一些同学,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大都笑而不语,试问,我们能学到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保证考试不挂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能过关。上课倒不如在寝室睡觉,或者去图书馆自修,那些不知道用了几年的课件,仅把时间修改了。大学里为当教授不择手段,教授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4千万别来见”等雷人语言,让我们这些学生情何以堪。

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Philip G. Altbach教授说:“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内地的大学不再教学体制上下功夫,偏偏喜欢在招生上动脑经。今年高校的“生源大战”,实则令人哭笑不得,为了能抢生源,“北约”、“华约”、“同盟”在高考伊始搞起“三国杀”,再有后来的上海交大和复旦的“高校互掐”,真乃旷世奇谈,出够了风头,让围观者看尽了笑话。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觉得这样做有失体统,不觉得如此作为有失风范?招生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此的招生法则,在国外恐怕很难看到。

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蹴而就,它就如中医,需要慢慢调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有着浓重的学术氛围、人性化的教学体制和独特的办学理念的学校,而不是只有华丽外衣的空壳大学

 

15年砸2000亿内地为何难迈一流大学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