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赖校族啃老族毕业季雪山无尘张乐臣校园 |
分类: 呓★锐评 |
文/张乐臣
今日推荐博文:纪实摄影:爸妈劳碌的一天
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生们有的选择读研,有的选择就业,有的继续备战明年考研……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愿离开学校,继续“赖”在学校或学校旁边,这些人统称“赖校族”,每年毕业时,都有学生加入这一行列。
他们的理由是:学校里生活成本很低——不用交房租,不用交上网费,食堂的饭菜也比便宜,还可以上操场打篮球、去图书馆看书。
在现今的社会压力下,一部分人不得不选择“赖校”,来缓解就业压力、住房压力、高消费压力等。据了解,“赖校”生主要有:“富家子弟”型、“亡羊补牢”型、考研“屡败屡考”型、“身在曹营心在汉”型。
有些人“赖校”是规避暂时的社会鸭梨,有些人则是另有目的,既不考研考公,也不找工作,“赖校”纯粹是为了校园生活环境的安逸,在家有父母管教,在学校就不一样了,可以随心所欲。后者,持续发展下去,就成了“啃老”,一味靠父母供求,自己不作任何事情。
高校学生“赖校”,并不是什么新闻,但是随着人数的攀升,很显然,不成为新闻也难。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已是人所共知,而大城市中房价高也是有目共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承担着不小的经济压力。而对于那些在一两个月之后将要离开这座城市的大学生来说,上哪里去找只租两个月的房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才将大学当作了自己可以依靠的“家”,因为他们对这里充满感情。
然而,这个“家”也只能住一天算一天。那么,谁来帮他们提供暂时可以过渡的居所?谁来关心他们“无家可归”的困境?拿到毕业证书,接到离校通知,毕业生们便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可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又怎能期待他们立即羽翼丰盈,从心理上、经济上完成长大成人的蜕变?
刚毕业后的一两个月,正是大学生心理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时期。各种各样的鸭梨随之而来,也许只有学校,才是一个合适的避风港湾,我们需要理解“赖校族”的苦衷,也要为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人性化、理性化。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oceam(每天都有即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