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初做记者未成功的采访

(2011-06-03 08:33:28)
标签:

学生记者

新闻热线

见义勇为

高中生

雪山无尘

张乐臣

校园

分类: 呓★悦读

 

回忆初做记者未成功的采访

——回忆那个人,回忆那段事,写给一年前的我

/张乐臣

 

 

今日推荐博文:纪实摄影:爸妈劳碌的一天

              

               经典有趣的毕业照(图)

 

题外话:

    给读者一个问题:倘若有一个爆料,一个是某地发现一只比较大的蜘蛛;一个是有个高中女生在车内见义勇为,自己一个人出来阻止小偷行窃,而全车成年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她。你更希望报纸报道哪个新闻?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好抉择,该做哪个新闻,或许我会两个都做,又或许我会选择后者,又或者前者,总之,这是一个问题。

 

正文: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有我为你鼓掌   

坚强是你一贯形象   

瞄准属于你的方向   

放开手去追逐希望   

心中的某个地方

——许嵩《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一年前,当我初次加入时新社的时候,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一问再问的没有任何建树的学生。那时候除了满腔热血,除了对新闻莫名的衷爱之外,没有任何的基础——我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没有写过几篇新闻稿,没有任何采访经验,更没有任何的新闻概念。有的也只是激情和热情。

初入时新社,我算是比较积极的一个,经常给编辑打电话爆料,当然,很多时候我的爆料都没有得到采用,似乎是些平淡的像白开水似得琐事。我那个时候经常听一些讲座,了解到校园新闻社会化,了解到新闻要有噱头、有矛盾冲击力。

我用那仅有的激情和热情,每时每刻都在密切关注校园发生的事情,密切在论坛和一些网站关注比较流行的事件,渐渐地,喜欢上写博客,不过都是比较水的,发表个人观点诸类。

记得在逛19楼论坛时,看到首页有个置顶帖子,关于高中生见义勇为,在公交车上指出小偷,而全车的乘客都是那么麻木,看到了也不吱声,后来可想而知,小偷没有得逞,倒是把这位女生给震慑住了,跟着她下车走了好长一段路,然后是路边店里一位好心的阿姨把她领进店里,安慰一番。

看到这样的帖子,除了气愤、谩骂之外,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心:这个可以做新闻呀?在我和当时的记者取得联系后,她先让我联系当事人,然后她在报社找社会新闻部的老师,当得知社会新闻部记者要带我一起去采访时,那时候,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一心就想联系到这位当事人。要知道,跟一位记者出去采访,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我漫无目的自修更能提高、锻炼自己。

我在19楼论坛给版主发私信,问下是否有发帖人的信息,结果未遂。当时注册时可以不留任何个人信息。我看了一看当事人最后的登陆时间,刚好就是前一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给她留言了。第一天一直到晚上没人理我,等到了周六中午,我发现当事人回复我了,并且加了我QQ。刚开始,她对我很怀疑,不相信我,我给她解释说我是大学生记者,是工大的学生,她开始慢慢相信我,给我讲述了那天的事情,基本上和帖子里是吻合的。我越发的高兴,觉得我有希望了。

后来,我联系的那个记者给我说让我准备一些采访手记,我上网查阅了好多资料,又赶夜工,临时抱佛脚看了好多相关的新闻,熟悉到一些基本流程,我大致罗列了一下我要采访的人:事发当天的公交司机,看看他们当时的态度和想法;事发当天的乘客,如果能找到最好;当时的服装店的店员,了解当时的情况;她的老师、家长、同学等,了解她在学校、家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我把这些都准备好的时候,再去和她联系时,她有点不太情愿,想拒绝,说如果这是我的作业,她可以帮我,接受采访,我说这算是我的作业,是我做学生记者的第一次采访,我准备了很久,她说她在考虑一下,然后晚上给我答复。

等到晚上,她还是拒绝了,任我怎么说都无济于事,我有点绝望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再和她沟通。更令我悲剧的是,之前要带我去采访的社会新闻部的记者突然改变计划,要去一个地方,说接到爆料,发现一只很大的蜘蛛,不能带我去采访了。当时很郁闷,为什么为了一个大蜘蛛,就这样无情的摧残了一个学生的心灵,你们可以说不做就不做,但我白白的心血就这样被扼杀,我有点不知足。

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当晚彻夜未眠。她还在线,我想,既然社会新闻部记者不能带我采访,我就一个人去采访,不能就这么搁置呀,在搁置就没有时效性了。我还在试图和她争取能当面采访,她只是希望在QQ上接受采访,但是这样一来,我就不能确认事情的真伪——不是我不相信她,而是作为记者,必须要见到当事人和一些其他证人,才能证实这件事的真伪。

后来的后来,我没能做成这次采访,也许是我在和她沟通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之前,我还特地像几个同学和老师询问,在联系这类当事人时,要不要开始就说自己是学生记者。刚开始我没有说,只是在后来她一再怀疑我时我才说的。

没有完成这次采访,也许天公不作美吧,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或许却那么几样把——她一再搪塞、社会新闻部记者没有时间带我。也许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独自完成采访可是不太现实,这次之后,更加让我要好好研究如何与人交流,特别是在采访时,怎么表达自己的目的。现在虽然有一点眉目了,但我依然在摸索。

现在,想想那件事情,我觉得自己有点太钻牛角尖了,一心想着自己去采访,竟然忘记了新闻热线,倘若打个新闻热线,没准还会有别的什么记者带我去采访。又一想,这种事也许对记者来说,太家常便饭了,不然置顶一天、点击近万的帖子没有一家报纸去做?

再后来,我和她成了好友,知道了她的学校,知道她读高二,和我一样是美术生,更加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有时候她也会问我一些绘画方面和考大学的事情,我都很热心的给她讲。毕竟相聚是一种缘分,虽然没能采访成功,总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在她身上。同时,我也知道,那天她回家很反常,一个人我在卧室里哭了半天后才和家里人说,她说她以后再也不见义勇为了,除非练好跆拳道,我对此都表示同情,毕竟一个女生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多少有些后怕:路遇小偷,全车除了她竟然没有一个大人敢出面指正。

有时候,我也会和她调侃说,我要在采访你一次,去满足我当时的那个愿望,她说等一年后,我算算,一年后正好是她高考完,我说那就等你一年,然后满足我的愿望。不过现在,更多的不是去满足当时的那个急切的愿望,而是结实了这么一位朋友,一位敢于出面指正小偷的女英雄——我不得不这么说,更何况全车的成年人,并不是眼睛长在了眉头上。

有时候,我也劝她,在遇到这种事,最好不经意间搞出点动静,或者给旁边的成年人、公交司机说,一个人出马,太没安全感了。

过几天,她即将参加高考,她说想做舞美师,她妈妈不让,我建议她考我们学校的要考环艺专业,我们学校的环艺在浙江还是小有名气的,紧接着,她把签名修改成“为工大奋斗”。我觉得,和这样的人成为校友,是一种荣誉,在这样一个麻木、冷漠的社会,她的那次见义勇为触动了我,让我对她刮目相待。

高考,没有几天了,应该有一个多月没有在QQ上见到她,或许是忙于备考把,在此,预祝她金榜题名,如愿以偿地进入工大环艺系。

    我不知道,我现在没勇气去说大言不惭的话。但是我知道——管和不管,是一瞬间的决定,来不及经过大脑思考。而那些在车上麻木的人,那些趴在玻璃上看热闹的服务员,那个送我回家的阿姨,包括那个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报警的人……他们有他们的人生我也有我的。”(发帖者语)

一年前的我,在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帖子,认识了这样一位比较给力的未来的校友,虽然使得我第一次采访梦破灭,但还是很欣慰交了这样一位朋友。在那不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敢作敢为的高中生,在临近高考的时日,我不得不为你呐喊助威!

 

 

附原帖:[我看见的]全车这么多人,为什么要让我一个学生来抓小偷!!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oceam(每天都有即时信息发布)

 

 

欢迎访问我的微博,加关注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