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溺爱孩子,作父母的应该反思

(2010-10-26 09:41:25)
标签:

雪山无尘

手机博客

杂谈

教育

分类: 呓★锐评

近期,推出大学锐评专栏,并且设置几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在评论中答复,谢谢!!

①你认为大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②你认为家长该如何教育、引导我们的孩子?

过度溺爱孩子,作父母的应该反思
    “我爸是李刚”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顷刻间引起无数网民指责和批判。 1016,“官二代”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园醉驾致人死伤案已过去将近一周,然而事件还没有降温,反倒如干柴烈火,欲演欲烈。

原来,学校为了平息事件,竟然让同学们保持沉默。一些同学讲,不是他们不愿意站出来伸张正义,而是学校有规定,“因为他们一旦向记者透露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谁都会害怕,所以学校里的目击者都只能什么也不说。”多么犀利的“禁言令”。倒是让人们想起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难道学校为了封口,要上演当代的“坑儒”不成?

大学是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地方,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理应允许人们有不同的见地和认知。回过头来看看河北大学的做法,似乎有违大学之伦理,执意要同学们保持沉默,无非是想逃避责任、逃避现状,如此一来,反倒成了“掩耳盗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学校本应该蔑视权贵、敢于同歪风邪气抗争到底的精神,河大的做法,怎么看都有点像“豆腐渣”工程,缺乏瓷实的质量,如今关于大学的传奇,一切化为灰烬,宛如流烟不复存在。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要想保持沉默是能够办到的。”是呀,难道真的只有小孩子知道“他没穿衣服”吗?为何大家害怕惹祸上身都不敢乱说话。可悲的是,这个年代,竟也在演绎这些故事。

    学校不应该“禁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现实,勇敢地“站出来”,为死者默哀、为伤者祈祷,这样更具“人道主义”,用龙应台的话讲,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作为父母,不应该一味“护犊子”,孩子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勇于承认错误,谁对谁错,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来,为何还有如此的护犊情结,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辈子,50后、60后是该反思一下该如何做好父母。

    出了事情就把帽子扣在80后、90后身上,多少有点不公平,“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们呀,不要因为自己的溺爱葬送孩子的前程!

 

原创博文,杂志等纸媒刊用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支付相应稿酬和样刊,违法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