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西都市报雪山无尘校园 |
分类: 呓★锐评 |
夹两本书,迈开步伐走进课堂。众高校里的这一道风景线,下周起将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消失。该学院日前规定,学生上课必须背书包。要求学生背书包进课堂是学风建设中的一部分,希望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学生们更在状态。(
10月14日《华西都市报》)
“一些学生夹一本书,不带笔记本和笔,一甩一甩地就来上课,很没有学生的样子,完全不在状态。”“学生的样子”难道是用背书包来衡量的吗?真是迂腐到家了。学校的本意是为了学生好,但是做法实在不敢令人不敢恭维。什么事情,一旦强制,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原本你的好意,说不定还会当成“驴肝肺”。如果按照川大锦城学院的要求,为了“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那么学生是不是也要统一着装穿校服、佩戴校徽,是不是也要食堂吃饭做到静、净、敬,是不是见面开口第一句话也要统一成“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这样的想法的确很完美,外人一到这个学校,见到如此训练有素的学生,无不敬佩学校教导有方,但是这样的学生真的可以成材吗?这样的学校有真的可以跻身世界五百强吗?我看未必,把中学时代的教育体制拿到大学使用。
学校在执行一些规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学生愿不愿意,如果多数以上的学生只有反对意见,这个规定是不是可以作出修改。“受访的10名大学生中,有3人表示理解学校的做法,认为背书包进课堂更方便。”川大锦城学院这个规定出来,很多人是带有抵触心理的,但是出于学校的强制,不得不接受,试想,一个带着反感心理上课的学生,又有几个能够听得进去。
学校强制学生做事情,已不是一次两次,杭州某高校还声称为了学生的健康,强制学生饭卡保底消费,否则清零,如此荒唐行为,也亏学校能够想得出。
“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这是对大学教育的精妙之语。然而川大锦城学院强制性规定就有点“强拆”性质,把学生都放在一个圈里,学校外在形象美观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下降了。想要学生独立思考,就得放得开,李敖先生的书,台湾当初禁了那么多年,结果怎么样,还不是最终放弃。
大学讲的是“兼容并包”,而不是一味强制。“听证会”大可运用到大学中,听一听学生的想法,听一听学生的见解,是值得提倡的。
原创博文,杂志等纸媒刊用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支付相应稿酬和样刊,违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