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防钓,你做好准备了吗
【本文系上篇文章《贫困女大学生网购被骗5000元》后续篇】
本报学生记者 张乐臣
3月31日,艺术学院的小飞同学原本高高兴兴的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单反相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飞不仅没有拿到相机,5000元钱也打了水漂。
小飞的故事一定不是特例,媒体也曾曝光过类似的事件,但为什么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网购中的风险我们究竟了解多少?网购防钓,你做好准备了吗?
近几年,网络购物越来越时兴,你可以完全不用劳驾双腿,鼠标轻点,便可轻松完成购物行程。网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比商场的价格要便宜几倍,为此成为许多人的首选购物方式。不过,小飞的遭遇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们多数人缺乏防范意识和风险意识,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不能把持自己,被骗子牵着鼻子走。特别是看到一些所谓“跳楼价”商品时,便产生了购买欲望,当你购买时,你正中别人的“陷阱”,如果是骗局,你注定输掉这场交易。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冷静的思考,考虑一下这件商品为什么“不值钱”,或者我们不着急购买,百度一下别人使用后的感想。
鉴往可以知今。
早在今年3月4号,《青年时报》就曾报道过相似的新闻——“网购遭遇假货,投诉又遇电话诈骗,安全账户骗走大二女生6000元”。网络时代,读书看报更是便捷,我们大可从其中挖掘有用信息,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及时拆穿骗子的伎俩。浙江某电台著名主持人万峰曾说过一句话,不读书不看报,迟早会后悔。
如果你正在掉进“陷阱”的途中,劝你不要在盲目的跟风,这时候,骗子可能对你的内心所想了如指掌,而你还处于一种兴奋地低防御状态,要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对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在惊慌失措中拿不定主意,可以和老师或者同学商量一下,看一下你的做法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句古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信然!
假使真的掉进“陷阱”,更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如此骗子会逍遥法外,你自己也内疚不已。发现自己受骗,一定要及时向公安局报案,而不是一个人躲到角落里哭泣。立案后,骗子才能绳之于法,你的钱才有可能拿得回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后的生活中少不了网购,所以我们在网购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
首先要选择一个安全系数较高、访问量较高的、诚信度高的、口碑好、特别是货到付款的网站购物,尽量避免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网站上购物;其次,要保存交易记录。在发生网上购物争议时,这些记录可作为证据以便维权;第三,在选择货到付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收到货确认无误后再点击“确定付款”,不然先付帐后发货往往是钱货两空,另外还要知道卖家的固定电话及具体地址,如网店未有标明,可向其询问;第四,网上异地购物,最好不要购买电子类产品以及金额比较大的产品,如果真的要买,一定要先询问该产品是否是全国联保,在异地保修时是否需要提供特别的单据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