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2010-04-20 07:55:35)
标签:

阿来

麦家

浙江图书馆

苏童

青年时报

河岸

雪山无尘

校园

分类: 呓★悦读

第一次和苏童老师对话读书

 推荐阅读:同阿来、麦家家面对面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感谢长笑博导推荐至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

    周六有幸参加了由《青年时报》在浙江图书馆举办的“朗读者沙龙”活动。和苏童老师老师一起阅读他的名著《河岸》选段。

    以下是一些活动照片以及现场读者互动的文字: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现场图片,拿时报的一张用,比我拍的好】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朗读完后,苏童老师陷入沉思】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回答读者提问】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回答读者提问】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这个小姑娘问“您小时候最爱读什么书?”】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苏老师回答,主持人在偷笑】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苏老师在问刚才那个小女孩自己的回答她满意吗】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讲座现场】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讲座现场】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在签名】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在签名】

苏童老师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没书读的日子,对阅读这件事非常看重,“阅读是人类最美好的一个姿势。一个人如果没文化,不阅读也可以很愉快地度过一生;但能阅读而不阅读就是一场悲剧。”苏童老师回忆起自己当年疯狂买书时的情景:那是1979年,一批书解禁,当时苏童老师还在苏州读高中,“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新华书店卖书,新华书店因为装修临时搬到了观前街的一个道观,我记得当时的场面很奇怪,《收租院》的雕塑巡展还没有撤掉,卖书的柜台就摆在那些苦难的泥塑中间,无数人拥挤着买书,等我挤进去了,只买到一本《微积分》。”苏童老师说,今天如果还有这样的场景,新华书店会高兴坏的。

现场提问时,有一个可爱的腼腆的小学生问苏童老师:“您小时候最爱读什么书?”苏童老师不敢怠慢,回答得很认真,“最爱看打仗的连环画。”互动之温暖亦让人温暖。

还有一个读者问道“你的作品背景为什么都选在夏天?”苏童老师也被问得愣了神,思索了一会儿才说:“或许是因为我的童年都是在大街上度过的,时间最长的当然是在暑假里。”   

苏童老师还自我爆料,说自己曾经的美术梦,“小时候看小伙伴学画画非常羡慕,我的美术梦到高考前才放弃,但是在写《1934年的逃亡》时,一直借助图像在思考小说,那些想法全被我画在一本练习册上。”

  说到传统或网络写作,苏童老师指出,它们各自精彩。苏童老师讲“国外在公共场所看书的人很多,我观察了一下,他们看的也大多是口袋书,消遣之用,读图时代具有大一统的特性,反对没有用。其实不用担心人类智能退化,可能几十年后人类厌倦了这种方式,中国又会出现一个哲学家群体呢?”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从乱写开始的,这是种训练,把你想的东西大量地写出来,等到写作成为你的大脑和身体的需要时,那就是文学的召唤。对于作家来说,有了写作,这个世界就不孤独。”连这番成为作家的秘密都贡献了出来,苏童老师昨天真可算是敞开心扉真情投入了。


第一次和苏童对话读书

推荐阅读:

小妹油菜花下的写真(图文)

日租房暧昧叫声” 羞辱了

90后二十重门:丧钟为谁而

大学生是人才还是人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