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乐臣
张乐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515
  • 关注人气:22,9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一学生:在梦想中“迷路”

(2010-03-05 10:19:02)
标签:

考研

雪山无尘

90后

蚁族

校园

分类: 呓★悦读

大一学生回首话“迷茫”

    大学是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梦想,因为怀揣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奋斗不息的精神;因为追求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因为坚持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愈挫愈勇的气魄。然而,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而过,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没有了实现梦想时喜悦的欢笑,换来的是悲怆无奈的呐喊!  
   
一大学对5000余名“90后”新生进行调查后显示:在学习方面,有25.10%的学生感到“不太适应”,选择“非常不适应”的占到3.70%,其中大多数同学是对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不适应。更有近四成学生用“郁闷”、“失望”、“迷茫”等字眼来概括自己的大一生活。

  质疑:大学到底学什么的?

  “我是来大学学习的,不是来混日子的。”来自电气学院的新生汪同学愤慨的说,“我心中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地方,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者的身影,每天的生活也应该是忙碌的,但我现在却像是在虚度光阴,经过一个学期,除了能说一些高深的词语,我没有任何进步。”

  多数同学抱怨称,大学有太多的空余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他们想学几门过硬的技术,但一个学期下来并没有学到什么。每天都过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用他们的话来说,生活平淡到了极致。

  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兴趣,最终陷入了我们所称的“迷茫”状态,致使学习和课外活动都落下了。而学习和活动的失利,又导致了一轮新的“迷茫”。这也正是新生们,甚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感到迷茫的症结所在。

  现状:“没有网络我怎么活?”

  “刚来大学时,还有点新鲜感,几个月过去了,对大学生活越来越失望了,总感觉整天没事可干,看到参加社团和学生会的舍友,更觉得没参加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生活。”电气学院的张同学告说。

  而这种现象在大学非常多见,很多新生把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悠悠网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晚上都是爆满,而且基本上都是大一的新生,直到熄灯时他们才会回去。”

  抗议:“我要的是提高的是能力,不是体力!”

  大学里的环境、活动已让部分人失去了兴趣。没有参加学生会、社团的羡慕参加了各种活动的同学,而参加了的人又觉得学不到东西,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正如《围城》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土建学院的新生蔡同学告诉记者:“来大学我希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因此我竞选了班长、进入了学生会。但经过一个学期,我的梦想完全破灭了,班长每天要写着无聊的报表,学生会只是干着每天打杂扫地的工作,能力没提高,体力倒是增强了不少。”

  “每天都忙得要死,却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参加这些活动完全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更没心情去听课了。到头来,学习和工作两头都耽误了。”一位电气学院的新生无奈的说。

  解读:迷茫是正常现象学生要找准奋斗方向

  “迷茫是正常现象,理想和现实肯定会有落差,如果没有落差这个理想就没有意义了。”采访时,石初军这样对记者说。

  他认为,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有的人上了大学就认为到了人生的收获期,理所当然的享受生活虚度光阴,可他们却觉得更加空虚无助。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缺乏原则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体系。

  石初军建议,大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多读一些书,尤其是古代圣贤的书,并从中感悟道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专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的成败影响人生

  专家称,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大学里形成,大学的成败决定着以后人生的成败,大一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他们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

  首先,同学应该确立目标:想想自己到底缺少哪方面的能力?大学里到底学什么?其次,改变人生观:不要认为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我们需要的时能力不是名誉,享受过程不要看重结果。再次,基础是关键:只有把基础做好才有机会站的更高,从点滴开始,从小事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