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2007-01-26 09:05:23)
标签:

巴黎

卢浮宫

贝聿铭

玻璃金字塔

分类: 用建筑师的眼光看世界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在巴黎,最想去的地方是卢浮宫,不只是它在世界上公认的艺术价值,更因为那里有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玻璃金字塔。

 

从里沃利街上的侧门快步走进三面围合的卢浮宫广场,迎面就是一片尺度较大的水池围合着的玻璃金字塔。塔身透出淡淡的蓝色,与卢浮宫主体建筑屋顶上的深蓝呼应,正三角的建筑形态与主体建筑屋檐向内收分的态势互为呼应,整个外部空间都让人感到舒服。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大水池,一个巨大的正方形,被贝先生“切”去了一个里窄外宽的梯形平面,这个被用着卢浮宫博物馆新的主入口,犹如一个巨人伸出了双臂拥抱前来的众人。多个三角形在水池中旋转90度,形成了精妙的平面组合。水池外的地下设施采光井被三个风格一致的小型玻璃金字塔遮盖,从不同角度烘托了主塔。水池中喷涌的水柱更为晶莹剔透的金字塔增加了强烈的动感。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从金字塔一角的自动扶梯下到塔下,进入中厅,拿到一张中文版展厅示意图,匆匆往里走。日程甚紧的实地考察,不容我有半点从容,要想稍微仔细一点地观察先生的玻璃金字塔,只有高效率的先浏览一下馆藏展品,早一点回到玻璃金字塔下。走马观花,用最快的速度穿过了楼上楼下几个主要展厅,按图索骥,顺利找到镇馆三宝。辗转一番后,又回到了玻璃金字塔的中厅。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中厅的北边是陈列法国雕塑的黎塞留馆,南面是古罗马时代的埃及、北欧、意大利和西班牙雕塑馆,东边经过一个长廊,尽头处就是中世纪的卢浮宫陈列厅。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巨大的玻璃金字塔,简明现代建筑风格,贝先生的设计却没有拘泥一般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经过局部倒置、旋转、收放、进退,加上高超的光学设计,让玻璃金字塔下的整个空间丰富而生动,毫无沉闷枯燥之感。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中厅一角,一个曲线优美,体型硕大的旋转楼梯直通从四周方柱上凌空挑出的大平台。乳白色大理石贴面,让大平台保持了与周边展馆装饰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完成了向钢构和玻璃的过渡。平台支座上精钢弦杆组合成了金字塔巨大的空间网架,以三角为母题,形成塔身优美的几何构图。透过金字塔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上古典主义风格的卢浮宫优美的建筑形态。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阳光透过玻璃金字塔射进地下中厅,抬头看,天空一片碧蓝,白云轻轻飘过,此时,虽然身在金字塔下,却意外地感受到了“天、地、人合一”那样一种超然意境。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凡是到过卢浮宫的人,都会从内心赞叹卢浮宫和它的金字塔广场。文化素养很高的巴黎人,也从当年的激烈反对,变成了如今的一致称道。可是,贝先生当年提出玻璃金字塔设计方案时,他肩上的压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世界级艺术宝库。人们不远万里赶来,为的是一睹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的真容,还有陈列在宫中无数的艺术瑰宝。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人不计其数,传统的建筑布局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先天不足,卢浮宫越来越不堪负重,人们早已在议论,要让这个艺术宝库增添它的容量,让世上更多的人有机会在这里尽情地观摩和流连。法国政府终于下决心要让举世瞩目的卢浮宫获得再生,定居美国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受密特朗的邀请,到巴黎主持卢浮宫的改造。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法国总统的诚意对先生而言,挑战远大于荣誉,为此,他连续三次到巴黎实地考察。面对早在1546年就已建成的卢浮宫,反复地思索和推敲,当他感到自己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并战胜这个挑战的时候,才下了接手卢浮宫改造工程设计的决心。经过无数次论证和分析,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被贝先生提出:保留卢浮宫所有的地面建筑,让占用卢浮宫的政府机构全部从宫内搬出,在卢浮宫内庭广场中央挖去相当于三层建筑的深度,新增一系列改善卢浮宫服务与管理功能的地下配套设施,在地面上建设一座玻璃金字塔,以金字塔为中心,让所有前来参观的人通过最便捷的路径到达所有的展厅。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和巴黎埃菲尔铁塔最初的遭遇一样,这个大胆的设想立即招来大多数巴黎人的批评与斥责,人们愤怒的责怪贝聿铭:这是把古埃及的死亡象征搬到了巴黎!贝聿铭的回答是:石头金字塔和玻璃金字塔毫无关系,前者为死人而修,后者为活人而建。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在法国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汇报设计方案的时候,贝聿铭动情地描述:……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就像一枚闪亮的钻石,光芒四射。

 

最高委员会的委员们的回答却是:不!贝先生。它只是一枚假钻石,它看上去一定很丑!贝聿铭的法文不是很好,没有完全听懂别人的批评甚至羞辱,坐在旁边为他提供法文翻译的女士却已流下痛苦的眼泪。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一个超越时空的设计方案,眼看就要遭到彻底否定,贝聿铭先生本人眼看就要像300年前为卢浮宫提供设计方案的意大利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一样,落得被法王路易十四打道回府的同样境遇。

 

这时候,总统密特朗成了贝聿铭坚定的支持者,蓬皮杜前总统的夫人等一批法国名流也对贝聿铭的设计方案表示支持,尽管如此,贝先生还需要一个重要的转机。身份关键,一直都没有对玻璃金字塔设计方案表态的巴黎市长希拉克最终发了话。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希拉克建议先生用写实的手法,在卢浮宫广场上先做一个和设计中的玻璃金字塔一般大小的模型,让巴黎人现场观摩之后再做评点,这个主意最终成了玻璃金字塔得以付诸实施的转折点。实体模型在卢浮宫建成之后,希拉克市长,这位当今的法国总统专门赶到现场,一锤定音,为先生的玻璃金字塔广场开了通行证。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改造工程,包括玻璃金字塔和地下空间改造,经历了13个年头。最初的几年,贝先生一直深陷责难与矛盾之中,执著的追求和艰辛的努力,到最后终于换来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如今,业内人士已经把他的玻璃金字塔作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建筑设计经典,法国人也开始把它和巴黎标志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

 

顺着旋转楼梯,我又回到了地面上。此刻,光学的作用下的玻璃金字塔淡淡的蓝色渐深,犹如碧水中一枚巨大钻石,更加璀璨。棱角分明的玻璃金字塔与周围厚重的建筑群形成了新与古、明与暗,轻与重之间的强烈对比,矛盾中形成了相对的统一和特殊的美感。


贝聿铭和他的玻璃金字塔

驻足广场,一时不舍离去,贝先生与卢浮宫的这段往事不只为华人在巴黎这个西方大都市争得了“一席之地”,玻璃金字塔中厅的立柱上镌刻的那几行文字也已经永久记录下这段历史。重要的是,贝先独具见地的创意和设计,再度造就卢浮宫这个世界级的艺术宝库。正是因为有了先生的玻璃金字塔,才赋予卢浮宫全新的活力,让它得以延续独有的神奇和无限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