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蒙•拉特与柏林爱乐乐团

(2008-05-28 19:5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SimonRatter

 http://graceoficeberg.bokee.com/inc/rattle13.jpg
西蒙•拉特与柏林爱乐乐团。摄影:Herbert P Oczeret,欧洲新闻图片社 (EPA)

德国批评家感到绝望,但柏林的乐师们对这位英国指挥家仍持有信心

1973 的一天,一位头发凌乱、狂放不羁的 18 岁的音乐学院学生说服同学,让自已指挥他们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这件事虽然遭到学校当局的反对,但从那一天起,西蒙•拉特 (Simon Rattle) 就声名大振。33 年后的今天,这位精力充沛的利物浦人把持着古典音乐界最令人眼红的职位——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这是个承载着重重托付的位置。在德国人眼里,柏林爱乐乐团代表着德意志文化的最高成就。许多人不满拉特诱导乐团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当代和非德奥派作品。

对英国人而言,西蒙爵士的就任代表着巨大的成功。他是唯一一位新闻不断的英国古典音乐艺术家:《太阳报》甚至在拉特被柏林方面提名的那天发表了一篇社论。能坐上这个宝座,本身就是一件喜忧掺半的事。这不,从本周开始,负面报道就充斥着柏林的德语媒体。

拉特的经纪人马丁•坎贝尔•怀特 (Martin Campbell-White) 对这些报道不为以然:“这是一个人发起的反对拉特的运动。拉特与乐团之间非常团结,这个小插曲事实上进一步加强了乐团成员对他的信任。”

拉特是位神童。他的自传作家尼古拉斯•肯扬 (Nicholas Kenyon) 曾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当父亲在钢琴上弹格什温 (Gershwin) 的作品时,两岁的小西蒙在一旁打着拍子。10 岁时,他作为打击乐手加入了马瑟赛青年乐团 (Merseyside Youth Orchestra),而通常只到年满 14 岁才有资格;6 年后,他进入皇家音乐学院 (Royal Academy of Music) 深造,他将此视为“无上的荣耀”。

与许多音乐家一样,当赢得一场重要竞赛时,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来临了。坎贝尔•怀特回忆了时年 19 岁的拉特获奖时的情景。“他对音乐抱有巨大的热情,像触电般地令人吃惊。”指挥生涯从伯恩茅斯交响乐团 (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开始起步。他于 1979 年被提名为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 (CBSO,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当时年仅 24 岁。

随后几年的日子有些不可思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伯明翰交响乐团籍籍无名,毫无特色。但到了 1998 年,当拉特离开时,他本人和乐团都获得了崇高声誉。坎贝尔•怀特说:“一个地方性的乐团,在他的手下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演变,可以与世界上许多优秀乐团相比肩。其中的诀窍就在于注重整体不是局部。乐师们虽然并不算出色,但在拉特的领导下,他们表现得非常棒。”

由拉特担任首席客座指挥的启蒙时代管弦乐团 (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的团长马歇尔•马科斯 (Marshall Marcus) 如此描述这种领导风范:“他发人深思、魅力超凡、干劲十足、活力四射,同时又非常好奇。此外,还多少有点专横的劲头。”

尽管在伯明翰取得了非凡成就,当柏林爱乐乐团推选拉特为指挥时,还是有些令人感到无法相信。马科斯说,“拉特决不是那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人,他总在寻求变革。柏林爱乐乐团没有选择比较保守的巴伦勃伊姆,而选择了变革之路。”

2002 年,当拉特赴柏林就任时,德国人热烈欢迎,打出了“欢迎您,西蒙爵士!”的标语。当年,本报曾这样兴高采烈的写道:“我们的小伙子顺利地上任了!”

过去四年中,拉特所取得的公认的成绩就是开展了教育项目,使乐团贴近民众,比如,深入柏林市内的土耳其人社区。“乐团成员热情高涨,”拉特的指挥教师和导师约翰•加里文 (John Carewe) 说,“但同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法兰克福或慕尼黑,那儿的乐团仍然一派老古董的作风,还挺爱争购吃醋。”

加里文每年会造访拉特八次,他说,“乐师们非常喜欢他。那里有 120 位世界顶级乐手,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人都是脾气火爆的大腕。事实上,偶尔会出现冲突。这很自然。柏林公众、乐团和西蒙像一家人一样。”

坎贝尔•怀特对于将拉特与他的前任克劳迪奥•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和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进行比较显得不屑一顾,“拉特才 51 岁,而卡拉扬一直干到 80 多岁。阿巴多现年 73 岁。我知道西蒙还将会取得进步,最终会达到阿巴多和卡拉扬的那种境界。

“用西蒙自已的一句话说:‘那是没有终点的征程 (It's work in progress)。’”


拉特小传

生日:1955 年 1 月 19 日生于利物浦

教育:就读于利物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

家庭:父亲丹尼斯 (Denis),先经商后从事教学;母亲葆莲 (Pauline);姐妹苏姗 (Susan),图书管理员。1980-95 年间与女高音爱丽斯•罗斯 (Elise Ross) 结为夫妻,育有两子。1996 年与作家甘蒂丝•阿伦 (Candace Allen) 结婚。2003 年与捷克女中音玛德琳娜•科泽娜 (Magdalena Kozena) 同居,育有一子

职业:1980-98 年间任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2 年起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1992 起担任启蒙时代管弦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1994 被授予爵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