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早知道 |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2017-07-16 13:51:10)
标签:

健康

教育

心理学

心理学网校

分类: 心理学堂
原创 2017-06-27 韦志中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Dxz7eBF4c3yhbMxLYD0TkqvskJzmiboq9lCP4mb40ia6f5tiad47L4B1t8he9noYytOmbX425cRIQaKpjox9f8ZibA/0?wx_fmt=gif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zmaUXwPicfXlEJUornNUgg0qpPzeyHKb70r8paibQBdgBtqC5WgpbYCSrHcqMPIIiawlZnsstiaRbKhA/0?wx_fmt=jpeg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TITLE="课程早知道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Dxz7eBF4c3yhbMxLYD0TkqvskJzmiboq9EdRxqJebfaOQAVPLVDEky0u8FS18Vdr4TxMvdpOjlyibArYBnRJX38Q/640?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韦:大家好,我是韦志中!


坐在我旁边的是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周昱主任。我们今天一起来做课程介绍。


大家看到我手上的这本书是《中国人的幸福之道——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我想问一下周昱:你印象当中是从什么时候知道孟子这个人的?


周:学了网校的课程,我有了更多理解!


韦:以前你不知道吗?


周:以前知道,大概初中时会接触一些文言文,但你要说对孟子有更多了解的话,我是从网校的课程知道了更多。


韦:现在,如果用一句话来说,你怎么看待孟子这个人?


周:孟子是个有赤子之心的人。他的身上有一种人文精神。我觉得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最真实的东西,真诚应该是孟子积极品质里面最为明显的。所以我觉得孟子可能代表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追求着的理想化的自我。


韦:理想化的自我是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比如说是具有真诚、勇气、浩然之气等这些积极品质的一个人,是吧?就比如刚才我们说的孟子这个人。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我们还包括了向《孟子》这部经典学习,你怎么看待《孟子》这部经典?因为《孟子》、《论语》等被合称为《四书》嘛,你怎么看待这部经典呢?


周:我觉得国内的心理学,其实是从古代文化衍生而来的,比如《孟子》著作里的经典论述。韦韦师的这本书,应该是对《孟子》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的很好的解读。我觉得我们要发扬他的精神精髓,就需要把它与心理学结合。


韦:其实你刚才说的这句话非常准确。因为我们中国人做心理学,目的是为了服务中国人,服务中国人的心理学肯定是要考虑到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规律,这些心理特征和规律在哪里能找到呢?


不是靠现代心理学去测量人类具有的大脑机制、心理机制,而是要找你文化心理的独特的机制。要找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群体的独特的心理文化机制,就要找到我们的心理学思想这个领域当中来,而《孟子》恰恰包含了这样的心理学思想, 是这样吗?


周:是!


韦:我们解读《孟子》中的心理学,实际上是为现代人服务,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很多人会这样认为:都已经现代社会了,我们还要去向过去学什么?其实不然,因为“人情不远”。


“人情不远”是谁说的?就是孟子说的。它的意思是指古时候的人和现代的人的感情,比如说古时候的人离开家之后半年,他想家了、想妈妈了,就流眼泪了,现代的人离开了以后还流眼泪;古时候的人晚上看月亮,然后感觉到欣赏月亮也好、美也好、想家也好,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代人依然还是思故乡,所以说“人情不远”。


因此,我们今天的心理都是在不断的进化当中,包括生物学的进化,也包括文化心理学的进化。我们一路进化而来不是为了到祖坟上扒什么东西,也不是要把旧东西搬出来,而是为了古为今用,这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我们学孟子,第一向孟子这个人学习,比如说他如何自我修养,他怎么提升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他怎么样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个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第二向《孟子》这部经典著作学习;第三要学的是孟子文化。


周:对,从刚刚老师提到的这个来看,我们中国人其实受孔孟思想的影响很大的,比如你的心理,你的言和行。所以我们重拾经典、解读经典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才有这样的心理。


韦:这个太厉害了,所以第三个就是向孟子学习孟子文化。孟子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善文化。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所以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都是整个善文化里面的,包括我们道家里面“水”的文化,都是善文化,因为上善若水嘛。而我们佛家的“慈悲”文化,其实也是善文化。纵观整个中国文化里面,就是一个善文化!


所以,我们向孟子这个人学习,我们向《孟子》这部经典学习,我们向孟子文化学习。我们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当然不只是学他的思想观念和原理,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它转换为具体的技术,应用到现代的生活当中来。所以我们才敢取这么大的名字《中国人的幸福之道》,书写得不怎么样,课讲得还是可以的,希望大家喜欢网校的这门课程。


据我所知,我是第一个到孟府(2012年)去讲心理学的。2016年我们办了网校后,我们这一门课程又到孟府孟庙里面去录制的。录制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在厅堂里面坐着,伟军摄像进门时还磕了一下脚,我还开他玩笑说“你肯定进来没有拜孟子。”


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录呢?就是要表达我们的敬畏之心,就是要有这样的一个身临其境,所以欢迎大家学习这门课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门课程里面有两节是专门请了孟子研究院的殷延禄老师,他给我们讲了孟子文化的知识。


好,希望大家喜欢这一门课程,谢谢!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Dxz7eBF4c3ywOFaPKBKGCZn4WyLUpoKsVX9zJofvibD8KeK7Ka5LeK9iatO7U4mfjVHMJ6dRw7oFhhlv1WZk7xIw/0?wx_fmt=gif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zmaUXwPicfXlEJUornNUgg0qWSIiavObTeMJHmeEBc6agCdiaheH1xIia833iarJKaPibnyn281YLYwW3Q/0?wx_fmt=jpeg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TITLE="课程早知道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ywOFaPKBKGCZn4WyLUpoKsvsMeh2icy39z15g7dGePjLzBHgmcYlog41vnVHf80jALlu1qqvicGaibA/0?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TITLE="课程早知道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招生信息】  



  总编辑:韦志中 责任编辑:王宁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wyiaHnUXSy4pXNUJJdaKpNvw0DhAj4ibKzAbzZjz3W7x9fp82GkKlfguF60G6zptlMFOTEklELQVbQ/640?wx_fmt=jpeg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TITLE="课程早知道 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