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一个老师竟然这么干?

标签:
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网校 |
分类: 心理学堂 |
开启了应用心理学的学习
当我拿到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后,我开始思索接下来要怎么发展,当时还没有找到方向,某种意义来说拿证跟你是否真有能力去开展咨询活动是两回事来着。
就在我有点茫然的时候,我心理学上的第一个贵人余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当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辅导员,我当下就同意了。
因为在这之前,我参加过韦老师的“绘画技术疗法”课程,对他已经大体有个了解了,心里的小九九想着混在大咖前辈队伍里,那不是相当于在心理学道路上坐大奔嘛。
于是,通过余老师的引荐,我算是正式开启了心理学的应用学习。
毫不保留的“傻老师”
在网校担任辅导员的这一年时间里,发觉韦老师就是一个“傻子”,跟着一个“傻子”学习,得自己也要有点”傻“劲才行。
为什么说韦老师是“傻子”呢?
参加其它培训班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卖关子,教的时候,不会是倾囊相授而是有所保留,在这点上,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跟着韦老师学习,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他会把很多他的个人总结的东西都传授出来。
有时在学习的现场,他因为我们理解有所偏颇,还会着急地教训我们,完全就是一副操心的家长相。当然,能领悟多少,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从他启动了“给”这个动作后,好像就停不下来了,不断地“折腾”。他的这种“折腾”实际是一种钻研,为了让报名参加网校的学员能更好的理解、吃透课程。
每门课他都要去构思、策划,有时候他自己不满意,还会对自己闹意见,整个“火药”把自己烧一烧,在烧的过程中,还能做到趁热又烧出新的构思来,是不是有点“自虐”的感觉呢?
跟随网校学习,我乐在其中
接着还要操心我们这些辅导员的能力问题,时不时的给我们开开小灶,以免我们把学员给整偏了。
这个时候,我又窃喜我“混”在这辅导员团队里了,这个团队其实有好多工作了十几年的心理学工作者前辈在当中,我就默默地“混”在这,看他们分享,都能耳濡目染地学到很多干货。
眼看课程终于差不多都要录完了,貌似可以稍微休息下了,好了,他又开始“折腾”了。
比如张罗2017-2018年度的工作安排了,这一年度,他准备“折腾”到各地的教学点去给各地的心理同学会亲自带三天的工作坊,而且还新增加了很多门课的录制,网校的学员福利明显又增多了。
诸如此类的“折腾”仍在继续,你说这人是不是“傻”?
边学边实践,成长更快
跟着“傻子”学习,你还真得要有“傻”劲才行。他“给”的东西很多,没有“傻”劲,你可接收不了太多东西。
虽然他说过,别想着一下子吃成“胖子”,能吃多少就多少,但,有“傻劲”的人,不仅可以把他“给”的东西尽可能多的接过来“吃了”,并且不会撑到瘫倒了,还能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这类人就是传说中的海绵体了,带着空杯的心态,不断地在韦老师这里吸收养分。
他们争取每次课都听,而且把课中学到的东西很好的联合实际去应用,还很愿意去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获益。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考验人能力的事,在这件事上坚持,那就得有“傻”劲呢!
我迎太阳奔跑
这一年,我领略着这些带“傻”劲的人在不断地升经验值、涨技能,不断地在升级扩大生命张力,这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感染着我,驱动着我,让我一路前行。
感觉我是何其地幸运,能碰到一个如此般的老师,让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成长飞快,这种成长给自己带来了内心的喜悦。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接触到了,那个一直在我心中某个角落里的自己。我走过去,牵起她的手,我们向着太阳一起奔跑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种怡然自得的舒畅感围绕在心间。
总编辑:韦志中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