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家庭治疗(一)总论

(2017-01-26 11:10:21)
标签:

教育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

健康

分类: 心理学堂
原创 2017-01-17 韦志中 
积极家庭治疗(一)总论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Dxz7eBF4c3xwN7qG0DgODkMKicFOWOvrfU62LialyvsMklID94aBOcFGw9cOQW6HibicBRLZFex2WZ7mvEluQx7R5g/0?wx_fmt=png

背景


家庭治疗要立足于两点,一是文化,二是积极。


未来的家庭治疗要服务所有的家庭而不仅是有疾病的家庭。因为有疾病的家庭通常不会意识到寻求帮助,所以我们要主动走进千千万万的家庭,于是家庭治疗也就相应转变到家庭教育。


当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但我们要去普及和优化他们经营家庭的能力,提升他们感受幸福的心理资本。


所以我们就提出了家庭治疗的新方向——积极家庭治疗。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Dxz7eBF4c3xwN7qG0DgODkMKicFOWOvrfk0awicib2v5zzhnQiaSMVJhHN1qj7iaqFx5w8v9Guvibnq1Zo6J5uO2YzWw/0?wx_fmt=png


积极家庭治疗总论



一、家庭积极治疗的定义


我们先初步定义一下积极家庭治疗。当然这还是初步的探讨,目前还只是一个探索,这个概念还需要商榷。


积极家庭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导向,运用积极心理学技术方法,围绕“家庭文化、积极品质、亲密关系、家庭未来”四个方面开展积极心理建设工作,以实现对家庭不良状况的改善和建设。


“不良状况的改善”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去解决问题的,但是我们主要是以家庭建设为目的。家庭建设就包括家庭教育、家庭支持,这就变成了支持性和积极性的。


我们不再关注家庭中谁病了?谁动力不良了?虽然这些部分我们还是要关注,但是我们更主要的是要开发出家庭中正性的能量。


好比说种庄稼,原本我是要拔草的,现在我不拔草了,我更关心小麦的长势,当小麦长起来的时候,杂草势头自然就弱了。


如果我每天撅着屁股去拔草,那么可能小麦也上不来,不如我还是把小麦种得好一点,草自然就会下去,这就是积极家庭治疗的一个原理。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我们的文化里边本身就具有“医”的思想,所以积极预防本身就是“”的一部分。


一个新的心理治疗,就应该延续我们中国的文化,未来在中国开展家庭治疗家庭辅导,就应该立足于本土的积极的文化。


西方的科学提出积极心理学,但它并不是舶来品,没有比中国人更崇尚人性的真善美。


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向善”,“向善”就是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wN7qG0DgODkMKicFOWOvrfocbtyun0c07icZ62TkEeIz02RvtFgp6SjicRclodlnKK2nI5uCTpRh7w/0?wx_fmt=jpeg


二、积极家庭治疗的关注点


不只是关注问题,还可以看看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我们不只是关注家庭里边“”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关注家庭里边现在能做点什么?


比如说,妻子一味地说丈夫没有爱自己的时候,还可以反过来看看我作为他的妻子,我可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积极行动。


比如在家庭里,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已经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看看我们作为父母,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这些就是我们应关注到的“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我们不只是关注过去,还可以期待未来。


经验派的家庭治疗认为家庭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缺陷和沟通不良。因此,经验派家庭治疗是建立在家庭问题是一种情绪压制的因果假设之上的;


结构派关注的是我们的关系,也就是组织里的相互关联,你对我怎么样,所以我对你怎么样?你要想调整我怎样,你就得调整成怎样?它就是关系型的思维;


策略派则是制定一个非常严谨的计划让你去执行。


不管是哪一派,最终都是以过去的问题解决为主,而不是以积极建设未来为目的。


我们所说的家庭积极治疗就不只是关注过去,还可以期待未来。


这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家庭治疗,而是提出一种方向——我们要面向未来。


我们不只是为了婚姻成长,还有成长自己。


家庭治疗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它先是个体有了心理疾病,尤其是儿童早期的时候,个体有了心理疾病之后,治疗的时候就发现,个体是在关系中产生的问题,所以我们就转向以关系的方式去处理个体,这就是家庭治疗最初的理念和导向。


简言之,个体的问题就是关系的问题,就是组织的问题,就是家庭的问题。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wN7qG0DgODkMKicFOWOvrfK9eUzyZyseJssDPHHxWHESw6ltBNic7iajZNuJGPlclgd17DpibQG0bXw/0?wx_fmt=jpeg


三、家庭治疗新方向——  积极家庭治疗


今天,我们提出了新的方向:家庭问题就是个体的问题


家庭治疗理论要维护家庭和个体的不同,所以肯定不会把治疗的方向引向个体的,因为如果这样做了,那不就等于是自己解构自己吗?


我刚刚建构起来的体系和模式,不能说因家庭中的问题是由个体造成的,我们就去做个体的辅导,那么家庭的这个体系就保不住了,所以家庭体系的理论家和治疗师肯定是要维护家庭模式的。


那么要知道经验派、结构派和策略派,所有的派别都是倾向于一个方向:关注了过去的经验,就很难关注到现在的关系;关注到现在的关系,就很难关注到策略。


由此可见,过去的家庭治疗都是片面性地在一个方面下功夫,后来就形成了整合性的家庭治疗。


所以现在没有哪个治疗师说我是属于哪一个流派,而一定是说“以人为本”的。倡导“人本主义”的今天,我们必须考虑到当事人的需要。


既然这样,我们不是从家庭治疗体系分解出来土生土长的理论,我们干脆来一次颠覆。于是我们就提出:关系的问题就是个人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在做夫妻咨询的时候,我们就更多地考虑到个人的成长可能会促进关系的成长,事实上我们所做的社会大众心理普及教育也都是这个样子的。


比如我们网校里夫妻一起来上我们网校的非常少,但是很多人因为学了心理学,家庭关系改善了,是因为学了心理学之后,他思维的角度转变了。


比如我们的课程讲到了积极品质,学员将他的积极语言做了优化之后,婚姻关系就改善了,这就是个人的成长,也是家庭的成长。


所以我们不只是关心关系的成长、家庭婚姻的成长,我们还更多侧重关系和婚姻的共同成长,同时转向个人的成长,以个人的成长带动家庭的变化和完善。


这更符合当今的“以人为本”理念和时代发展的趋势。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wN7qG0DgODkMKicFOWOvrfXmoS1Ewt3lxzQvl1XmnwnXqiaw7eibzjsyzibtHyaB42ZwOHQib0HZjxgA/0?wx_fmt=jpeg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本文为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婚姻、家庭治疗技术》相关课程内容录音整理稿,整理人:徐海缤、游俊云、穆新民




 

总编辑:韦志中     责任编辑: 何怡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Dxz7eBF4c3wfvrxR1olvnbT0JFvYLia9cibKe3lQN5mrMB9fiaHmwjIab2LWn6SMAxYg4KniaFkHALvxXIzvEz7uoQ/640?wx_fmt=png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wyiaHnUXSy4pXNUJJdaKpNvw0DhAj4ibKzAbzZjz3W7x9fp82GkKlfguF60G6zptlMFOTEklELQVbQ/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