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中老师云川渝思源学校超级教师集训营《心理学在学校中的研究与应用》课程随行报道

标签:
教育韦志中心理学 |
分类: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
课前我问韦老师是否需要协助准备什么,他说毕竟是在学校心理学领域有了几年的研究,东西都在脑子里面呢,随时就调出来了。
我想想也是,从平时经常听他谈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历届乡村教师交流培训营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怀。
这些都是带着汗水和泪水的印记,真的根本不需要我来提前做太多什么协助。
尽管如此,韦老师这次带给思源学校的教师培训还是又给了我新的冲击。
尽管他说东西都在脑子里,但却又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内容。
这次由于只是不到一天的培训,所以只能上半场以体验方式让老师们亲身感受,后半场围绕学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部分做了概述。
但是对于学校心理学这门大课题来说,半天时间的体验肯定远远不足够的。为此韦老师还重点针对积极品质的训练进行一系列技术的体验。
这个路子跟以往的教师培训课堂稍微有些不同,所以课堂呈现的尽是欢声笑语,全程满溢着滚滚的福流。
精彩课程再现:
从开始的点赞,让大家的视角都转频到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紧跟其后的内外圈,每一个面对面探讨的问题都层层递进,不知不觉的大家的内心就都打开了;
后面的积极品质自我认领和小组讨论,让老师们认清到自身的积极自我与优势…
随即又进行了本班同学积极品质位图,这是我觉得最赞的一个小环节。看着老师们画着本班的座位表,写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品质,真的太有爱了。
我心想,如果画好做得精美一些装裱一下其实可以挂到教室陈列,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被看见了,一定是件很美的艺术品!
又想着我是否可以找个设计师去设计一个Q版的班级同学积极品质座位图模板,然后做成海报放到韦老师的学校心理学工具箱,让老师们可以直接填写着张贴…
最后一个体验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韦老师巧妙地把九宫格《我的老师》与三分钟演讲结合着一起来做,很多平时胆怯开口的也卯足了劲上来高声朗诵
最后大家在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相拥,稍息和期待晚上的课程。
晚饭期间,大家纷纷表示对课程的赞赏,思源的西区负责人跟韦老师坦诚乡村学校老师们对演讲的顾虑,并感谢韦老师让很多人今天有了很多第一次。
因为思源学校都是在国家级贫困县,老师们都求知若渴。从课堂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韦老师的发挥与教师们的回应都是那么的匹配,整场下来如同行云流水般,太美。
晚上在理论部分讲述后,韦老师布置了小组的技术创作。当时已经超过了,大家还干劲十足地写写画画。
久久没有下课,最后几乎十点才结束,学习气氛十分浓厚。课后还围着进行交流,请求指导,负责人更表达希望往后继续授课的愿望。
我知道韦志中老师此时心里也是满满的情感在流淌,我挺替他开心的。
整个课堂中,我都是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感觉浑身血液澎湃,我知道这就是福流。
每次见到一张张如此纯朴的面孔,见证一次次会心的连接,我总是特别的感动,能遇见这种真挚,又能参与当中,真是太荣幸了。
这次看到沪江的小伙伴做事的冲劲、思源学校各位老师对教育的激情、及言爱基金会朋友的大爱,都让我倍受鼓舞。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华丽转身后,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可能成为星星之火,给我们祖国的花朵带来积极美妙的滋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请允许我送上祝福,愿各位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