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标签:
教育网校心理 |
分类: 心理学堂 |
(该视频是韦老师早期作品)
柳华:大家好,我是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助理柳华。今天,我们想跟韦老师探讨的问题是关于给我们这些心理学工作者的建议。如果走过心理咨询这条路的人都知道,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土壤下,我们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也经过了这么多年,所以,就想问下韦老师,对正在或者即将走咨询道路的心理学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韦志中:其实柳华提的这个问题蛮好的,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工作室前前后后有将近100位左右的同事来了,一听怎么这么多,我们才做了9年,怎么那么多的同事?那可以预见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人员更换的频率是蛮高的,那这种蛮高的频率背后预示着什么呢?就是那些走进心理学的人,比如你们这些学生,一开始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对心理学的社会服务、社会应用和实际上的社会应用之间,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我相信你们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原来我们可能会认为心理学的社会服务就是心理咨询,这个就是无形当中,
尽管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不这样认为,但实际上好像是约定俗成的。全国有300多所学校有心理学专业,那么他就认为一到社会上去一个心理咨询机构,他一定是在做心理咨询,
实际上心理学真正的服务社会,我们是通过很多的渠道,比如我们通过心理教育,做一些讲座,做一些活动,做一些培训,这也是心理学的,这是心理教育。那我们还可能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技术,比如说,过去的我们理解心理技术,就认为一定是测评、问卷、SCL90、人力资源的测评、软件或者是犯罪的测谎。其实真正地帮助到社会民众,还有像我们开发的心理工具、工具箱,用这一块的东西,心理学心理技术的研发,那其实这时候让我们看到这个误区,从我们认为心理学的社会服务,主要是以心理咨询为主,甚至就是以心理咨询为主,
到我们社会服务,实际上,是一个很广义的,广泛的心理学的服务,这个中间是有偏差的,这个偏差是我们思想上的偏差,还有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或者成长的偏差。
(详细内容请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