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塑体验,挥手再见——韦志中积极心理学技术(网络)学习班 学员分享

(2016-04-26 12:40:45)
标签:

健康

教育

培训

心理

情感

分类: 积极心理学技术

一苇渡心

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关注“一苇渡心”和心理学者韦志中先生一起,每天学点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


重塑体验,挥手再见
 good bye

 


学员:郭延平

 


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像子宫一样的安全感,在寻找的路上我们患得患失,得到这种感觉会让我们的内在更加有力量,内心平静祥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当我们体验到失去安全感时,我们惊慌了,我们害怕了,害怕被抛弃,这种感觉像一个被丢弃的孩童一般站在街角不知所措,任凭冰冷的雨水拍打在我们身上,我们无处藏身。所以我们再次出发一路前行一路寻,为心船找到一个可以停靠的避风港!

 

在韦老师的引领下我轻轻地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深深的呼吸,想象着头顶上空有“一次离别”走过,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个穿着不同颜色靴子的小人,趾高气扬的高抬着双腿,从头上迈着大步。这时眼前呈现离别的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这个画面在一年中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在显现,每当出现这样的画面时,内心的悲伤不言而喻。


 

画面中我和姐姐在给刚刚离世的父亲擦拭身体。仅仅15分钟的抢救时间,在我心里还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个事实。我木然的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双手拿着冷毛巾在父亲的身体上擦啊擦啊,我停下来,轻轻的将手放在父亲温热的身体上时,那个温度倏地传导到我的心里,那时我的意识越来越清晰,望着眼前的父亲,我一次次在心里自问,父亲走了,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我开始相信,但却不能接受。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叹,稍纵即逝的生命;悔,没有告别的分离;怕,丢失了安全。也许是父亲他害怕被抛弃,所以他头也不回先走了,不带走任何,不留下什么。


当我在几百人的场上用哭泣的腔调讲述着我的故事时,我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给了我祝福和鼓励,内心升腾了一种支持的力量,一种爱的肯定。诗歌中我用不舍得别离作为主题来写的,那是我内心流淌出来最真实的声音,诗歌如泣如诉我的心声。接下来我再一次写了一首诗歌,把遗憾的诀别转换成送给父亲的祝福,与他告别,愿他在天堂安息,今天用这种方式跟父亲挥手说再见。



学员:邓不平

 


在积极心理学网络课的第三讲中,主要讲授积极心理学技术操作过程的“三位一体”,课堂中,韦老师以“一次别离”为例进行示范。

对于分离这个话题,一说总是有些伤感。韦老师首先让我们闭上眼睛,记录下脑海闪过“一次分离”四个字的画面,我最深刻的画面还是我外公,在复发的时候,大家隐瞒了他,听着他还跟我们说做梦梦见又能走路了,还跟我外婆去了美国,内心真的不是滋味。到了后来,老是说我们骗他。这一步步走来,是肉体一步步消逝的过程,当时真的煎熬的,更无法想象我妈和外婆。那段日子和过程一直伴随着我自己内心的纠结和思考,如果医生查出病情,作为家属是隐瞒?还是事实相告?如果躺在床上的是我自己呢?我希望到最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善意的谎言吗?我还是希望我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就算还有一个星期、三天、一天…我都可以安排剩下仅有的时刻,我可以做些什么,想念谁。想到这里,感觉自己对失控感还是挺恐惧的,我更愿意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外公是位闲静恬淡的养花人,他经常拿一盆花来跟我们讲为人处事的故事。谈起工作总是微笑着轻声告诉我们尽力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就好,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今年的清明,我因有事没参加扫墓,心里耿耿于怀,后来周末我一个人拿着手捧花和小香槟去了完成这个事件,卖花的朋友说我太潮了吧。我说好东西肯定要分享给先人啊!到了墓地找到了他,看到照片,眼睛又模糊了。照片上的他仿佛对着我笑,他总是这种微笑,淡淡地,很和风细雨的润物细无声,却带给我们深远的影响。我想,这就是柔软的力量。于是根据韦老师的指令,把这些感受用诗歌写了下来。

小组讨论时,我们四个人就四种很不一样的情况,分享中有充分的讨论,很多的火花。大家时而共同叹息,时而互相鼓劲打气,生命是无常的,但这些分离其实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们都是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过程中重要的一课。

 

后来韦老师又带领一个“我要走了——你不要走”的技术,这个说是体力活,其实还反映了每个人的为人处事风格。我就感觉跟自己现实挺吻合的,我的拍档说我在扮演“我要走了”的时候太猛了,他一个大汉子根本扯不住被我牵出好远,确实是,每次我心死了决定要走了的时候都是非常干脆的,之前大学时候不乏跟我说“你太狠了”的男同胞。没办法,我是个只跟随心走的人,心在,我人一定在,心不在,你做什么,我都不会回头的。但我自己感触更深的是扮演“你不要走”的时候,我在阻止别人走的时候我太尽兴了,痛快啊!忍不住分享起来,现实中面对自己在乎的人时,其实我挺装逼的,很多时候不想别人走,还表现很大度地说,你走吧。其实心里是很不想的,今天能通过这个环节正视自己想“你不要走”,感觉又向坦呈自己迈出了一步。我要学着正视不想、不要的情绪,与它同在,好好地呆一会儿。也许自己会更有力量了。

今晚老师重点讲授的是“三位一体”——教学三位一体:讲解、体验、分享;——导师三位一体:时而在前方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面支持。通过整堂课的演示,他真真正正让我们体会了个中意义,因为他活生生地按照这几个“三位一体”完美演示了,让大家感受到他在关注着线上线下的每个人,按部就班走着每一步。此时此地跟在一起的人,想必都达到了会心——福流——巅峰体验的效果。有幸自己能在满满的爱和幸福中成长,恭喜自己。


撰稿:郭延平、邓不平

编辑:罗晶晶

总策划:韦志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