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团体心理技术的新方向

(2014-06-25 07:51:32)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技术

阴越

韦志中

团体心理咨询

分类: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作者:韦志中1 阴越2

(1.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2.广州大学心理与技术应用研究生班)


摘要:积极团体心理技术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和团体心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团体心理咨询方向的改变,也为团体心理咨询的行业应用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积极团体心理技术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27/20140527141368086808.jpg

(本文发表在《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2014第五期)

一、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产生背景

a) 以问题为中心的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弊端

马健青认为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中欧国际心理机构”则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可见,传统的心理咨询更多地是关注于对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偏重于以心理问题为中心建立各种咨询关系和治疗体系。

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咨询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消极心理学。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心理学思想和理论。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在心理咨询实践当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咨询方法被广泛应用,典型的有“精神分析法”等,但是从提高人的幸福感角度看,效果并不一定明显。相反,还出现了很多咨询对象不停寻找问题,沉溺于问题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只要解决了所有问题就能幸福,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永远在路上的怪圈。

以问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历史证明,一个社会处于稳定和繁荣的时期,就会特别关注良好品德、幸福、创造性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b)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自1879年脱离哲学而获得独立以后,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在逐渐放弃了后两项任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这就使得心理学逐渐远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应运而生体现了一种对以上偏差矫正的努力。它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发起者是塞里格曼。它研究能使个人和社区繁盛的力量和美德,希冀发现和培养天才和能力,并使正常的生活更充实。积极心理学从人本主义心理学那里找到根源,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超越。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所谓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激发每个人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建立高质量的个人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即积极情绪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和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和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等因素,是心理治疗取得疗效的共同疗效因子。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促进和发展了人本主义思想下的心理咨询方法。马斯洛认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协助求助者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的人。罗杰斯提出咨询应使求助者变得自主,整个人可以有较好的组织和整合。帕特森认为咨询的目标是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负责、独立、能自我实现的人,使之有能力决定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各种积极性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如“来询者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交互疗法”等,促进了心理咨询和治疗转向积极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方向。

c) 团体心理技术的发展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次提出了心理技术学的名称,心理技术学开始发展。今日心理技术学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学科中分支学科最为庞大的研究领域,成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和直观展现心理学的部分。心理技术最重要的是应用性,强调“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手段,构建心理技术原理与方法,加强心理学面向社会生活实践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技术学提高物化水平,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心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咨询又分为个人体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主要形式,因此团体心理技术是心理技术的一种重要类型。

团体心理咨询技术是团体心理咨询的三大要素之一。所谓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中,在团体动力推动下,由导师带领,使所有参与者在以团体技术为载体的各种活动当中,实现心理教育、心理成长或心理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心理咨询方式。团体心理咨询的核心因素是人,技术,动力。人指团体中的个体包括团体导师和团体成员。动力是影响整体团体及其成员的“场”因素,是团体咨询的关键因素。团体技术则是团体咨询活动的载体,是通过在团体活动中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解决人内心矛盾的各种方式、方法的集合。

团体心理技术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以各种心理学和团体心理技术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作为其理论支撑;是系统性的,具有技术的目标、策略、方法、步骤、手段和媒介(道具);应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性和针对性。设计完善,效果良好的团体心理技术是团体咨询成功的要素之一。

目前国内使用的团体心理技术按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类:艺术类,包括舞蹈、武术、表演、音乐、绘画、雕塑、心理剧等;语言类,包括会谈、故事、演讲、冥想等;工具类,包括使用纸笔、石头、其他投射物等。从内容上看,目前团体心理技术更多地围绕着团体成员的心理问题开展,特别是以心理成长和心理治疗为目标的团体咨询,在教育性的团体中,有部分以提升自信心、激发潜能为目标的团体心理技术得以应用,但总体上说,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和概念的技术,到目前仍然很少。

二、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简介

a)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概念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是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之下,在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当中逐渐产生和发展的。积极团体心理技术是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理念,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心理学思想,运用心理技术学原理设计的一系列引导正向思维和积极行为的方式、方法的集合,这些方式、方法作为载体和工具运用在团体咨询活动中,能够促进形成积极的团体氛围,并在其中提升团体成员的积极情绪,完善团体成员的人格,从而有效改变个体固着于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提升团体成员的幸福感。

b)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特点

1、 积极性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思想为指导,蕴含着对人类的积极假设和观点。如对人持积极乐观的评价,注重研究人的各种美德、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等,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思想。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团体心理技术,以教育、激发个人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帮助和指导个体激活自己内在的潜力,强化个体自信、自尊、忍耐、尊重他人等,以便促进人们的积极品质、美德以及幸福能力。

2、有效性

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团体心理技术,积极团体心理技术能够更好、更快地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成长愿望,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改善症状、治愈创伤和提升存在感的能量。毕竟人类的本性在于一直成长、发展,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引导人们辨识出这一根本需求,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正面生活的自然渴望,使人们产生更大的生命活力和改变的力量。在自我成长和治疗性的团体咨询中,积极团体心理技术产生的影响更持久,效果更好,对人格的改善也更大。

3、文化性

团体心理咨询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团体动力即“场”的因素,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是隐蔽性的、决定性的、稳定性的,决定着人的行为向何方向发展,以及以何种方式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只有充分考虑本土文化因素的团体心理技术,才有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照搬西方团体心理技术常常会遇到阻碍乃至失败。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充分融合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和元素,如儒家、道家、法家、天地人、阴阳、五行、身心、医心、五伦等思想中所蕴含的积极治疗思想,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特性。

4、普遍适用性

由于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对人性持有的普遍的乐观态度,认为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抵抗障碍寻求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巨大潜力,人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和康复的功能,要用自我康复的功能战胜疾病因素的影响,减少障碍因素的危害。因此,积极团体心理技术不仅适用于对普通心理健康人群的教育性团体,也同样适用有心理问题群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咨询,以及针对有心理疾病疾病的和需要危机干预群体的心理治疗等。

c)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积极团体心理技术是积极心理学思想应用于实践的桥梁,是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是积极心理学从理论走向外部现实世界,实现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载体。积极团体心理技术也是团体技术的新发展,通过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团体心理咨询会更快也会更容易走向积极的方向,从而让更多的人通过团体咨询得到心理学教育,改善心理状况和完善人格。由于积极团体心理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团体成员的情绪和认知,引发较深层次的行为转变,因此在团体咨询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 经典积极团体心理技术介绍

“生命中的贵人”是一系列典型的积极团体心理技术总称。它将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他人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伦”人际关系结合起来,旨在促使人们梳理人生中对自己重要的、热爱、接纳、尊重和帮助自己的人的关系,提炼和扩展人的积极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人们对爱的感受能力和给与能力,提升人际关系信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最早应用于个体咨询。“感恩拜访”和“感恩求助”是“生命中的贵人”系列技术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个技术。分别用写感谢信和求助信的方式,与重要他人重新建立连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应用

由于积极团体心理技术的普遍适用性,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团体心理咨询,包括教育性及支持性的团体、心理成长类团体和心理治疗类的团体。在行业应用方面,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可以在企业、学校、军队、司法、社区等各个领域内得到使用,特别是教育和企业领域将得到较好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改善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幸福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内心世界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潜能的发挥与人生价值的正确体现。可见教育的目标和积极心理学对人的假设是完全相符的,因此,积极团体心理技术可以在提高教师幸福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效率和提升创造力等重要主题上,促进积极目标的实现。

在企业领域,随着经济、科技飞速发展,高技术企业猛增,企业员工压力加重,使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工作倦怠的员工比例正在逐年升高,过度的工作压力引起员工烦躁、焦虑、忧愁,合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等各种反应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心理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员工的正常生活。针对企业的团体心理技术将在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和幸福感,增进员工的情绪健康、塑造企业精神与文化认同、团队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获得较深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现代心理技术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欧文·亚龙,《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

[5]申荷永,《心理场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6]罗杰,“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

[7]白玉萍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1

[8]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光明日报,2004

[9]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心理科学,2005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609/2014060910026206620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