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吃与屙
1935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总结了“乡建运动”的两大难处:头一点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第二点是,乡村运动,乡村不动。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应该说我们还在跟这“两大难处”作斗争。
小时候,由于读书起得早,上学路上总能够遇上一手擓着筐一手拿着铁锨的拾粪人。他们把拾来的粪当做肥料上到地里,庄稼就可以增产了。
如今,不但没有拾粪人了,连自家的粪便也没有人花力气弄到地里了,地里的庄稼全靠化肥给足动力。而这些屙出来的东西去了哪里了呢,经过观察,发现村子周围好几条河还有小池塘都是“作案”的地方。
人们的生活改善了,日常用品也多了许多,生活垃圾把周围的河流变成了垃圾河。这样的一个大问题没有人热衷,人们只关心把自己的房子从瓦房翻盖成了平房,如今又把平房翻盖成了楼房,从二层到三层,上面的问题解决的还不错,可是,下水道的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到。人们更重视吃,而不重视屙。
人们对于新农村的理解就是房子整齐一些,道路平整一些。我想这也算是乡村运动,全国都在动,只有乡村不动的一种体现吧。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应该说我们还在跟这“两大难处”作斗争。
前一篇:国庆回故乡见闻与思考(一)
后一篇:心丝带公益活动报道---济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