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忙与闲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很少有外出打工的,一年两季庄稼,虽然因为没有机械化,农忙的时间长了一些,但乡亲们在一年里,还是又好多日子是“无聊”的。夏天的时候,人们为了纳凉,晚上会睡到村子中的树林里,相互聊天到半夜。白天吃饭的时候,会从各自的家里走出来,端着自己的饭碗,来到某一个集中的地方“集体就餐”。冬天的时候,相互串门子拉家常。那个时候的人刚过温饱线,但没有看到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个时候的人没有手机和现代化工具,但彼此之间的心灵链接和信任都能用肉眼观测得到。
如今我长大了,在村子里很难再找到“无聊”的人,大多数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注意力都很集中,目标都很明确。都是朝着“钱”方。已经鲜有人能够在吃饭的时候聚拢到一起,因为有了风扇和电器,大家在一起看着满天星光深夜对话的场景从此再也没有了。同住一个村子,有的人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村子里真正的主人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我今天在村子里走了一圈,有三分之一的房子已经没人居住,还有三分之一平时是老人居住,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年轻人居住。
小时候的农忙时间很长要一两个月,现在有了机械化农忙只有几天。可是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还要忙,忙着追求“梦想”。小时候村民身忙但心不忙,今天的村民不光身忙心更忙,有时候还会有另一种茫。
我的乡亲们一年四季都在忙,他们真的比以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