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烈庆祝本会团体心理联盟隆重开业

(2013-04-02 22:15:03)
标签:

本会团体

杂谈

分类: 本会团体

热烈庆祝本会团体心理联盟隆重开业

   二届研究生班宣传部  潘秀丽

 在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创始人韦志中老师的积极倡导下,在各位导师的大力支持和一、二届研究生班学员的密切配合、精心准备下,本会团体心理联盟(呱呱房间:431596)于330日隆重开业了!这是继第二届研究生班首次面授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参加本联盟开业活动的导师有韦志中老师、郭长海校长、暨南大学曾红教授,以及来自一、二届研究生班学员和心理学爱好者共计85,四川西南石油大学周章毅教授,山东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会主任朱明清老师虽没有亲临房间,但也通过录音和短信的形式带来了对联盟的祝贺与希望,给予了学员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联盟成立的目的:一是为了弥补与导师接触时间短,地面授课学习时间的不足,定期邀请导师给我们授课或答疑解惑,使学员们的学习能有一个快速、全面的提高。二是让一、二届研究生班同学们之间广泛地交流,互通信息,共同进步。三是为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的爱好者、同行们与我们搭建一个互相沟通的桥梁,在学习合作的同时互相提升,并见证我们研究生班学员的成长历程。四是把“联盟”当做研究生班学员的演练场。通过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分享给大家听,来提升每个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韦志中老师在开业庆典上,首先向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然后给学员们讲述了四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韦民周的积极人生。通过叙述韦民周的故事,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空间的变幻,告戒我们:梦,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在心灵世界的一念之间。做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着同样一个梦。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既然选定了“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梦想,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个故事是:候方玉故居壮悔堂的五行疗法感悟。学习无处不在,可以在故事当中去寻找灵感,在故事当中学习智慧,在故事当中延伸故事背后的故事。商丘是火的发源地,通过对火文化的探讨,悟出可以用金(声音)、木(雕刻)、水(绘画)、火(刮痧)、土(泥塑)为载体。进行本土文化下的五行心理疗法的探索和研究:用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文化心理学的思想想结合,最后再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

第三个故事是:参观应天书院的体验。通过拜谒孔夫子,有了“非礼勿视”的灵感,教导我们可以跟孔夫子神学(就是心中对他有认知,并体会其思想)。体会到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如果安排一个特定的心理体验的环节,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可以达到教育的最大化,是体验式教育的根本,是根本的教育。这更加坚定了他在体验式心理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多。还告诉我们:生活当中处处有学问,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我们学习到的东西。要在故事当中去体验。正如“没有有问题的人,只有有故事的人。”

第四个故事是:你遇见了谁。通过认识胡春红女士、樊富珉教授、蔡建红教授、杨鑫辉教授、张掌然教授,钟年教授,郭斯萍教授等,使他打开了一扇心理学从实际的操作走向科学化道路的窗口;架起了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连接的桥梁;创办了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生班。他感概“你遇见了谁,你走怎样的路。”今天让我们把联盟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平台,每个人能用不同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正如庄子所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在面对这样浩瀚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体系里面,我们又能在一生当中学到多少。我们要用有涯的人生去讲无涯的故事,故事是可以无限的,我们就在这里讲每个人因为彼此相遇发生的新的故事。故事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利用神学、游学和讲学来学习、研究和体验。本会团体心理联盟就是一个讲学的平台,在学的过程当中去讲给、教给别人。在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这个平台让研究生班师生与目前国家心理学界的工作者和爱好心理学的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个桥梁搭好。

韦老师又为我们上了一堂经典课程,真的是受益颇深哪!

郭长海校长也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积极心理学的故事,学校政教主任践行体验式班会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指导我们在做体验式活动课时应注意的关于结构设置问题、动力建设和技术使用的问题等,也让我们豁然开朗。

一届研究生班的代表敖文利、张学梅,二届研究生班的刘景绘、罗京宁、毕秀芝、于淑梅等都表达了心声。此次开业庆典在一首优美的歌曲和一片鲜花、掌声中结束。相信本会团体心理联盟越办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