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讲课

标签:
蝈蝈团体古堡治疗过程彭健山西杂谈 |
分类: 心理咨询行业消息 |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第三模式:小组治疗理论与实践
7月19--22号我在山东淄博主持《本会团体第二模式: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模式》课程。23号离开山东到太原,24--27号这四天主持《本会团体第三模式:小组治疗模式理论与实践》课程。真可谓是马不停蹄啊!
在山东的课程里,我明显感受到了我的更多的人文思考,已经逐渐加入到我的团体中,团体中跌宕起伏,成员和我都是飞速的前进。
在山西的四天的课程里,是让我学习到更多的一次。整个过程曲折起伏,但结果圆满成功!
小组治疗的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元素,是小组治疗的根。过去的一些治疗家和治疗流派,有的运用精神动力学的原理,在分析、解释、阻抗、修通等过程中,实现对小组成员的治疗。有的运用存在主义的技术策略,比如、此时此地、自发等完成对小组成员的治疗过程。无论是那一流派或者小组治疗家,所依靠的都是动力作为主料元素的主导。
我在长期的小组治疗带领过程中,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模式,以及对自我的方式的不同。不断利用实验组,先是运用动力为主导开展小组工作,然后再以导师个人策略开展小组工作,其次再以团体治疗技术在小组中开展工作。三种主导相互转换,不机械。顺势而为,从而达到小组治疗的效果的实现。
当运用动力作为主导进行演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扰动了,不论是导师团队,还是观察团队,或者是实验团队。这时候整个团体就像“一锅包子”,被被憋在蒸笼里,难受无比,却也是最佳治疗时期,治疗正在进行中。
当运用导师作为主导进行演示的时候,小组内部就不再感受“郁闷”,而外部的那些“实习治疗师”的真实自我开始表现,无法顾及自己是一个治疗师,这时候真实的人格开始表现无遗。然而,这一股动力需要引领,最好的引领方向是自己的内心,当在内部进行“发酵”的时候,自我治愈正在进行。
以技术为主导的进行演示过程中,是“清晰”的过程,我们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过程。而团体动力却好少被小组成员和带领着觉知,所以,更多初学者喜欢以技术为主导的演示过程。
就是这样的一个四天的过程,我再次告诉我自己和所以致力于小组治疗的同仁们,小组治疗,就是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而当下是在发展中,归根结底是在过程中。(近期本会团体第三模式课程,8月13--16.成都)
导师团队开会。
技术为主导的演示
由于是治疗性小组,动力很强,内部很多时候不适合照相,甚至动力会“摧毁”照相机,所以本次照片很少,合影中午会发过来,我再上传。
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心理咨询督导·讲座
每次来山西都会被郭世英处长“抓壮丁”,只要听说我来,都会想办法邀请我去给他的同事们讲上一堂课,这是一个好上级。当然,我也是有私心的,不是谁叫我我都跑的飞快,郭处和我性格投机,兄弟相称。在增加感情的同时,也到监狱系统学习,还能践行“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本次还是采取电视电话会议,面对整个山西监狱系统。我没有像前面几次那样,先讲后提问解答,而是,上来先让学员提三个问题,进行解答,然后再提三个,就这样九个问题之后,3个小时已经悄悄地过去了。感谢郭处对我的邀请,感谢学员们的参与,和我一起学习!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团体心理治疗
山西精神卫生中心最近在进行一个团体治疗的培训,主讲师彭超英主任和那龙主任。彭主任知道我要来,就和王院长提出要请我来“客串”一下,受王院的邀请,就有了这次的团体治疗的专题讲座。
来之前,我问彭主任希望我讲哪个方面,她说是团体技术的转化与制作。“姜还是老的辣”,这是我的强项,也是本会团体模式的魂。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带领现场的专家和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场团体技术的制作的课程,学员们很满意,我也很满意。
在此感谢王院的邀请,彭主任的“知音之情”,以及所有参与者的互动学习。
古堡一日游
彭健对于户外旅行,很有经验,去的大多都是有文化和原生态的地方,这次,课程全部结束,他带我到古堡玩了一天。
小时候最喜欢去抓蝈蝈,然后养起来。有时候还带到学校里,记得有一次正上课,我的蝈蝈叫了,我就猛摇口袋,它还是叫。后来被老师叫到外面,左手举起蝈蝈瓶子,右脚抬起来做金鸡独立。一整堂课在太阳下面,蝈蝈还继续叫。
在古堡的时候,我听到有一个蝈蝈在叫,我就走过去,它叫的时候我就顺声音找,不叫的时候我就用两个手的指甲模仿蝈蝈的声音,一会就又叫了。就这样被我找到,当我去抓的时候,令我心惊的事情发生了,弄得我落荒而逃,原来下面有一个马蜂窝,当我扒开草丛的一霎那,成群向我飞来。
这是古戏台,彭健说我是票友,我就耍了一下宝。
以上文字、图片:韦志中(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