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志中心理咨询感悟文集:梦游

(2008-11-22 10:24:36)
标签:

设置

梦游

韦志中

心理

心理创伤

健康

如果我的心理咨詢職業生涯結束了,可能會有三個原因:“夢游被人打傷”,或者“被夢游的人打傷”,又或者是“梦游的时候打伤了别人”。---韦志中

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都无法真正避免自身的价值和态度的参与,我们在强调客观中立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态度已经参与在心理咨询中。所以,没有一个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不强调心理咨询师个人的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需要走进咨询关系当下,如果一个心理治疗师本身的人格修养没有达到咨询所需要的状态,可能在咨询关系中,会自己走进去但自己并未知道的现象,这个现象就防佛是梦游一样,自己有一些行为和举动,但自身并不知道,在自己不知情的过程中,有可能就受到了咨询中的一些力量的冲击,这样的情况发生几次可以,但作为一个长期在临床咨询中的咨询师来说,可能就会带来一些列的不良后果。

 

就防佛是一个有梦游习惯的人,在半夜三更走到大街上转悠,不小心碰到别人,而发生争执,后来被别人聒了耳光一样。第二天醒来只是感觉到自己脸部发热,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就是我所说的“梦游被人打”。


  http://image2.55.la/anonymous/banner/2008/11/23/11/3232655.gif虽然我很少把来找我咨询的来访者看作是有病的人,但我否认他们的心理空间正处于紊乱的状态阶段。一个心理空间处于紊乱阶段的人,通常在人际关系中梦游的几率是很高的,可能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别人自己并未知道。

 

作为咨询师我们需要投入到咨询关系中,这个时候我们正和一个有着梦有习惯,但并不知道过程和结果的人互动。当然大多时候咨询师都是可以预见和化解的。但有时候也有例外,正所谓百密一疏。

 

我们在正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咨询中的时候,可能旁边来了一个梦游的人,走到我们身后给了我们一拳,一些心理理论称这个为攻击。当然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大多时候是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即使是吃了这一拳,我们毕竟是有能量的人,也无大碍。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金刚不坏肢体,前几年我去参加在广州的一个沙龙,回来之后就有感而发写了一个《我不当义和团兄弟》的文章,说的就是今天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来说遇到梦游的人是很正常的,有时候不小心吃一拳也是可以的,但最可怕的是坚定认为自己是“义和团”弟兄。

 

这几年心理咨询才刚刚逐渐被大众认可,透过媒体和相关的平台宣传,也出现了一些明星心理咨询师出来。我这两年也经常听到一些“有名气”的专家宣布退出和悄然退出心理咨询的消息。我想不能说不和这个有关联。

 

如果说前两个现象是专业能力问题,后一个先想就可能还包括伦理和法律的问题了。我在主持一个心理治疗团体的时候,会在关于保密环节说“我不要求你们为我个人保守秘密,但你们相互之间要遵循我们签署的保密原则。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在团体结束之后到外面说关于我的一些表现和内容,我没有权力到外面去说你在团体中的表现和内容。只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权力”。

 

言下之意,我们不能半夜三更走到我们的当事人身后给他吃一拳,如果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爱好”的我们可以说专业能力和自身人格有待成长。如果是明知道自己可能梦游,甚至是有意安排的梦游,那就是严重的违反伦理和法律的事件了。

 

我在一些我的工作坊当中讲到这个感悟的时候,学生们问我,那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梦游伤害到来访者呢?

 

我说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一个长期的治本的,一个是短期治标的。

 

先说说治标的,给自己准备一条长短、粗细合适的绳子,在睡觉的时候把自己拴在床腿上,既不影响睡觉,如果出现梦游也跑不远。

 

这个绳子是什么呢?就是心理咨询中很重的内容,也是被我们现在忽视的一个东西“设置”。每个咨询流派和机构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设置,其中大同小异既有普遍的内容,也有根据自己机构和地域、文化等特点参考下的调整。我个人认为在这些基础上还必须要在进行设置的时候,考量到咨询师个人的特点。

 

如果我们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能力范围,人格成长的程度来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个“绳子”。那么我们伤害别人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这与其说是在保护别人,实际上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我的博客里也有之前在我的指导下我的助理完成的,一篇关于设置的文章,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看看,给些建议!

 

另一个是为长期考虑的方式,就是完善自我。包括我们的自尊系统、情绪系统、态度系统、关系系统等。

 

这个过程可以在一个小组中长期坚持,也可以找一个导师进行督导。现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出现不协调现象,大家都在忙着学习所谓大师的经典高端高收费课程,并且还不是系统的学,但最根本的心理学原理不知道,还有一些人本身就是自身自我体系还有很大待完善空间,却要学习高难度经典技术。我建议先看看自己正处于哪个阶段,所需要的最迫切的是什么,然后再去进行。

 

 

 

 

 

 你最值得收藏的心理医生博客请投我一票

韦志中心理咨询感悟文集:梦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