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刀、石头、布--家庭治疗

(2007-07-24 18:22:36)
标签:

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

分类: 心理学专业文章
    本文写于:2006-12-15    韦志中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女儿、太太吃完晚饭,做了一个小游戏,游戏叫剪刀、石头、布。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女儿先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我们,她说:“我觉得我们一家三个人也是剪刀、石头、布”。我问女儿:“那么,你是什么呢”?她告诉我们说她是剪刀,她的妈妈是布,我就是石头。

 

    我们接下来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探讨这个事情。我问女儿她的奶奶是什么呢?她想了一会告诉我说奶奶是石头,我又问爷爷呢?她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最后的答案。

 

    这样的一个话题,让我有了许多触动,我发现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在过去的原生家庭中,还是在现在的家庭系统中,都曾经是剪刀、石头、布里面的其中一个。

 

    有的时候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充当什么角色,而有的时候却不能清楚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

 

    有的家庭成员很清楚自己,但不清楚家庭中的其他人的角色。

 

    有的家庭成员一直都不能明白自己是什么角色。

 

    那个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的家庭成员,大多时候会比其他的家庭“问题”要多一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这绝对不是她自己造成的,更不是“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事实本来却不是这样,当一个成员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成员大多只会“热情地”给予帮助,好象和自己根本没有关系,被帮助的人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大多都不能很有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在困惑。

 

    人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那个有问题的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怎样来的呢?大家都在关注有问题的人,或者都在关注他(她)遇到的问题,而没有看到背后的真实现象,或者是根本不想去了解。

 

    那么,真实的现象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来看几棵树。

 

    一棵种子落在了山冈上,由于没有足够的营养,它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不是它的本身决定的,是风和其他因素共同的结果。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61215123315-0.jpg

 

    如果不是人们故意的行为,这棵树会是这样吗?不是的,显然它受到更多外界太多的影响。这也不是它本身的选择。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61215123356-0.jpg

 

    生长在海边是很好的事情,但也需要围绕太阳的光生长,也需要迎合风的需要。所以它的身躯长向了海的方向。这也不一定是它的本意。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61215123455-0.gif

 

    如果不积极努力地向上生长,可以想象白杨树的未来就不能象其他的白杨树那样长的更好。这也是它的出生地的原因。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61215123606-0.jpg

    一个人有了“问题”,不是他(她)本来就应该有问题,更不是他(她)自己就可以制造出来问题的,而是他(她)所生长的系统(环境)的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是石头,女儿是剪刀,太太是布,这是我的家庭系统的现状,这个现状不是一天形成的,这个现状也不是就我们三个人在起作用,因为,我是受我的原来生长的系统的影响的,太太也是一样。

 

    谁是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会有幸福感,爱就是纯真的爱,而不包括怨恨和恐惧,或者其他的东西。

 

    谁有“问题”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的人怎样看待,是整体看待,还是所有人都觉得和自己无关?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事实本身就是全家共同的结果,这就是家庭治疗在现在的心理治疗中,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只有改善家庭中一些对“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行为,才可以帮助到那个有问题的人,而不需要象个体咨询那样,只关注问题本身或者有问题的人。这就是所有家庭治疗流派共同的特点。

 

    既然行为是所有家庭成员相互连接的,那么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解决问题来说。

 

    备注:“系统”一词是来源于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家庭系统排列是现在家庭治疗领域中比较领先的治疗技术。

 

    除此之外,这里面也会看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子。比如自由与责任的概念也穿插在里面,这是我一贯的风格,我更多地喜欢把一些好的治疗技术整合起来,把它们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适用的技术。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过中国现在这样,所以,我们出现系列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也都是“与众不同”的。

 

    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家庭治疗师还需要继续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