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不伟大只是足够有趣
(2009-01-07 16:19:06)
标签:
王小波李银河杂谈文化 |
分类: 扯淡 |
最近,因为李银河在自己的BLOG里说了句“中国小说家们的小说总是不脱中学生作文的痕迹”、“只有王小波是个异数,别人写的小说跟王小波比太小儿科”,已经死了快12年的王小波再次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
对于李银河的这个说法,有人很反感,认为说得太极端、一竿子打倒的人太多;也有人“力挺”,认为王小波根本就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个人对作为“性学家”的李银河没什么意见,尽管其在那个领域常出不惊人死不休之语而颇受争议,但个人觉得那些争议大抵都是因断章取义而造成,实际上她基本上说的都是大实话;而对于作为“王小波遗孀”的李银河,个人却一直觉得其不怎么靠谱,早年读那几本王小波的书时,一切感觉良好,独独被李银河在后记里把王小波说成是“浪漫骑士”的文字给恶心到了,多少有些类似看到了星爷电影中的“如花”的那种感觉,那以后就基本上认定,大凡是作为“王小波遗孀”的李银河所发表的关于王小波的言论,最好还是不要看、不要听,因为有害无益。
不过,这次李银河所说的关于王小波的话,其实倒是没说错什么,问题的关键只是在于,咱们中国人向来追求所谓“中庸之道”,所以不习惯这种表述方式,我相信,只要李银河把那句话里王小波前面的“只有”去掉、然后在“别人”前面加上一个“很多”之类的前缀,保证就不会招惹什么板砖,而会是一面倒的“力挺”声。
倒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这样的“力挺”声,多少显得过犹不及。我琢磨着,小波同志泉下有知的话,怕是也不会认为这是对他的赞美,而会觉得是一种侮辱,对于给他这个封号的人更是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小波同志自己早就说过,“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可事实就是,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还是没有向着他“以为”的那个样子去。
老实说,以小波同志的造型而论,与其说是“伟大”,莫如说是“萎”、“大”更确切些,人高马大形容猥琐。也不是说王小波就一定配不上“伟大”这样的字眼,而是“伟大”这个字眼本来就不该被加诸在“作家”的头上,也就是码点文字的人,从来就干不出类似“历史性决断”之类的事情,谈得上什么伟大不伟大的那,只应该是有趣还是无趣罢了。而小波同志,在我看来,其尽管是百年来难得一见的能把汉语玩弄得那么有趣味的人,但他的文字过于调侃过于戏谑,而他的形象又过于木讷过于猥琐,对于这种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捉摸的矛盾结合体,是有必要心存警惕的,因为这种人的肾上腺素异于常人,而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也通常超乎常人想象。当然,这是一个萝卜青菜的问题,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