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观影 |
想看《雏菊》,是因为全智贤。尽管在2006年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亮相的全智贤,已不复《触不到的恋人》、《我的野蛮女友》时的青春无敌,但我仍然想看。
《雏菊》中的全智贤扮演的是一个漂泊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异国女孩,一个白天在古董店上班、晚上就着意大利面红葡萄酒作画、周末则在街头给来往游客画肖像的妙龄女子,这样的身份设计绝对有腔有调绝对富有浪漫气息的说。
虽然我不得不再次承认,今时今日的全智贤纵然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却已很难和当年风靡整个亚洲的那个全智贤同日而语,但即便如此,《雏菊》中的全智贤也仍然是动人的。
也许跟个人一直偏好这种忧而不伤的调调有关吧,至少我相信,如果这样的女子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是很容易被倾倒的,呵呵。
所以尽管《雏菊》编织的实际上就是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女人在两者间徘徊选择这种俗套桥段,两个男人还偏偏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杀手,警匪枪战的故事叙述得漏洞百出,很难让人信服,导演是刘伟强、原创故事是郭在容、编剧是陈嘉上,这样的组合只弄出了这样的故事,确乎让人失望,但我仍然觉得这部电影比去年以来的大多数中国电影好看。
我好象固执的说过,一部电影是否动人有时候跟故事本身的可信度忧戚相关,比如周迅在《如果·爱》中游走在金城武、老外和张学友之间,用持续不断的身体交易上位,我觉得没有说服力,所以《如果·爱》感动不了我.
但有时候却也未必,比如我们都知道大步流星爬上帝国大厦与一群战斗机搏斗的金刚只是电脑特技,但我们仍然为那只大猩猩急得满头大汗了。
《雏菊》这样的故事可信度高过金刚却未必就高得过周迅,但我喜欢《金刚》甚过喜欢《雏菊》,喜欢《雏菊》却又甚过喜欢《如果·爱》。
喜欢《雏菊》甚过喜欢《如果·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喜欢全智贤所扮演的那个角色甚过了喜欢周迅所扮演的那个角色。
喜欢《金刚》甚过喜欢《雏菊》的原因则在于,《雏菊》虽然把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三个人纠缠胶着的内心独白,构思得也相当不错,但一些画面的反复使用实在让人觉得罗嗦拖沓,所以尽管全智贤浪漫如菊、阿姆斯特丹风景如画,子夜看碟的我也不免看得呵欠连天。也许放到精神饱满的黄金八点档看更好一些。
此外,《雏菊》最不能容忍的则是,中文配音没法听,非但不能加深哪怕一点点深情的感觉,反而凭空让每个角色都多了点猥琐的味道,实在大杀风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