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2015-12-23 02:08:00)
标签:

博物馆

历史

人文地理

文化

西安市

分类: 狼影天下:人过留影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摇篮,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故事讲不完,历史文化沉淀积厚,绵延至今,院馆林立。为四大博物馆执文化牛耳。第一名非故宫博物院莫属,原址紫禁城,成立1925年,文物共有90余万件,其中珍品即达8000多件。据榜眼者陕西历史博物馆,周恩来总理力主成立于1952年,所藏珍品有87000余件。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后起之秀,这里不做叙述。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南郊翠华路,西接小寨繁华地段,东临驰名中外大雁塔景区,时隔十年,今日再次一游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三家归晋后就是南北朝,又称五胡十六国,俗称五胡乱中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兴起并建立多个与汉族对峙的政权的时期,也可称为永嘉之乱。是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 所以又有“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之说,此百年间,中原文化没有较大发展,多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安伽墓石门围屏石榻 ” 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炕底寨村,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这件门额呈半圆形,高66厘米,宽128厘米,整幅画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围屏石榻本来是汉人的坐具,以它作为葬具是北朝时旅居中国粟特人特有的葬俗。该墓被发现时,墓主人安卧在围屏石榻之上。墓中除围屏石榻和墓志外,随葬品很少。在围屏石榻内侧发现了十幅精美的线刻画面,画面局部有贴金装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以线刻艺术来展现墓主人生活场景的粟特人围屏石榻。 安迦墓并不太,坐北朝南,总长35米,五个天井五个过洞,天井的两壁绘有壁画,墓室东西长3.68米,南北宽3.46米,穹庐顶高3.3米。四壁从1.8米处起劵,逐渐向上收拢,墓室的顶部没有任何装饰,四壁也仅存白墙。无论从规模还是形制,都是一座普通的北朝墓葬,但是,一件惊世国宝就从这个普普通通的墓葬中出现了。 在本应放置棺椁的地方放着一件围屏石榻,而石榻上并没有墓主人的尸骨,墓主人的尸骨被零散的放置在墓门内墓志的两侧;最后,这座墓葬曾经着过火,甬道内有明显的烟熏痕迹,顶壁脱落,而墓主人的尸骨已经被烧到不完整的程度了。墓主人名叫安伽,字大林,姑藏人,也就是现在甘肃甘肃武威,他的父亲突建曾任冠军将军、眉州刺史,是北魏西魏的地方大员。安伽在北周时担任同州萨保、大都督,卒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享年62岁。安伽是粟特人,西域昭武九姓基本上都与他们有关。说道粟特人不特不提祆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根据粟特人本土的葬俗,是将死者的尸体火烧,或者让动物啃食之后,再将剩下的骨骸放入大瓮之中,此外,由于粟特人信仰祆教,安伽墓内很有可能是用火象征性地燎过,然而并没有烧透,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随葬品。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胡人武士俑(右)  1984年出土于咸阳市渭城区胡家沟侯义墓,高14.9厘米,卷发披肩,高鼻深目,身躯粗壮,显为胡人。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穿靴。右手握拳,上举于胸。左手握拳下垂。拳中皆有一孔,应该手握一样兵器。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多面印”独孤印,质地煤精石,呈八棱多面体。一共有二十六个印面,在其中的十四面正方形印面上镌刻印文。以印文的内容可见其有三种用途:上书用印、书信用印、行文用印。印文为阴文楷书,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也是中国古代中唯一的一枚楷书印,其形式也为国内外首见。出土于在陕西旬阳老城东门外。独孤信有几个不同寻常的女儿。长女是北周明帝的孝敬皇后,第七个女儿嫁给隋文帝杨坚,成了以节俭闻名的独孤皇后,第四个女儿嫁李昞,而李昞因儿子做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封为太上皇。不寻常的婚姻关系,成就了独孤信“天下第一岳父”的美誉。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墓志铭” 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即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的陵墓。出土于咸阳。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中的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英才之主, 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从小就得到宇文泰的喜爱,常对别人说:“成吾志者,此儿也。”宇文泰死后大权很快落到宇文护手中宇文护先后恃杀二帝。560年宇文邕即位。即位之初地位极为不稳,宇文护掌握实权。宇文邕只有忍耐。宇文邕为了表明自己对宇文护的信任,面对杀兄之仇装做无所谓的样子,对宇文护不做任何提防,处处按照宇文护的意思去做。有一次侯莫陈崇和宇文邕去原州,夜间,宇文邕执意要回长安,别人都不明白意思。侯莫陈崇却装聪明对身边众人说今年晋公不利,晋公当死。宇文邕听说后,召集大臣,当着中大臣的面把他痛骂一顿,当天夜里侯莫陈崇就被宇文护逼迫自杀了,可见其韬光养晦。公元572年,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宇文邕和他一起去见太后,说太后最近经常喝酒希望宇文护劝诫太后,并让他对着太后宣读《酒诰》,宇文护不知道是计,就答应了,正在读的时候,宇文邕用玉珽猛击他头部,在宦官何泉和卫公宇文直的帮助下杀死了宇文护,随后剪除其党羽,从此开始掌握实权。为了增加收入扩充军队武帝强制还俗灭佛。从西魏到北周建立,由于战事不断,很多壮丁都死于战乱中,人口数量少,自然灾害也不断侵袭,农民们被迫要饭。那些寺院里的和尚、僧侣,他们不用服兵役,不纳税,不赈济灾民,反而趁机吞并农民土地,加重人民负担,也严重威胁着北周政权。于是改革政治、取消佛教势在必行。一位叫卫元嵩的和尚到了武帝面前述说了灭佛立道的建议。武帝很是高兴,命卫元嵩还俗,并给予了很高的职位,但卫元嵩并没有要。不久又因为一次农民起义,让他下定决心,取消佛教。 公元574年,宇文邕召集文武百官、和尚、道士等,共同讨论佛、道,二教的优劣。找到灭佛借口。此举使北周的的国力大大增强, 公元575年——577年,武帝出兵灭北齐。武帝勤与政事,生活简朴,能和将士同甘共苦,并且不好色,后宫妃嫔仅有10余人。可惜英年早逝,“平突厥,定江南”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西晋-归义羌王金印”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家住靖远县大芦乡的农民宋廷魁,在祖厉河岸边的砂河中挖沙时拾获一枚金印,大小如麻将,外形呈长方体,驼纽金质,阳文篆字,其上刻有“晋归义羌王”字样。这就是靖远出土的稀世珍品——晋归义羌王金印,属国家一级文物,现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南朝镇墓兽出土于安康市,镇墓兽是我国古代从春秋到宋元时期墓葬中的避邪之物,常常被放置在墓道口。人面兽身的镇墓兽是南北朝墓葬中开始出现的一种陶俑,造型奇特、威严凶猛。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三国  神兽镜   出土于西安南郊丈八沟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陶犀牛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东魏   鎏金佛铜像
【西安游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五胡乱华南北朝”
北周 汉白玉 释迦造像,出土于西安草滩,根据佛龛像的出土状况来看,大部分为两两相对、整齐叠放事先准备好的土窖内,据此推测,这些造像应是著名的周武帝宇文邕灭佛时被寺院僧人仔细埋藏保存的,这些大难临头的僧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