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灞桥区红旗街道“神峪寺村”

标签:
长安县樊川集长安区历史文化 |
分类: 灞桥: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西安市灞桥区这个地方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龙山文化的米家崖遗址,所以历史极为久远。但是设区时间很短,民国33年(1944年)以长安县古城城内及城外四关的基础上设立西安市。1955年长安县所属灞桥、狄寨、新筑三个区合并设立新的行政区,因秦汉古灞桥在此,故名:“灞桥区”。灞桥区下辖有一个红旗街道办,在白鹿塬下,西临浐河,距市中心只有10公里。红旗街道办地面上有一个风景秀丽的“神峪寺沟”。
http://p1.pstatp.com/large/434300022e1d29ba66ae
神峪寺沟村位于纺织城东南约1公里,地方十分好找,从西安经水安路上白鹿原大学城要过本村,坐240公交车可以直达本村。这个地方不远处有个人尽皆知的大垃圾场,到了三伏天,气味比较大。
神峪寺沟村曾名向阳沟村,现在两个自然村都在。神峪寺沟村得名于神峪寺沟,而神峪寺沟则得名于沟内的神峪寺。本村位于西安城东浐水之滨,白鹿原坡下,有6个村民小组,2000余村民。(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神峪寺沟位于白鹿塬西北坡下,总长12公里。传说神峪寺沟内有黑龙潭和黄龙潭,古有仙人出没,以泉水治病救人,人称:神峪甘泉。唐朝时期,因泉水甘甜,朝廷派神策军驻守此地,每日将水运送到大明宫酿酒。
此事据《关中胜迹图志》记载:“神谷中有涌泉,味甘洌,唐时以神策军禁守,日以骆驼运水大明宫,酝造御酒”。 今黑龙潭现在还在,草丛中潭水深约1米,潭口直径1米。
http://p3.pstatp.com/large/434400039b8b01b3fa37
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西安府志》中记载:唐朝时期京城东郊风景秀美,游人如织,风景秀丽,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也就是当时的宰相赵国公长孙无忌在此地兴建园林别业;唐高宗龙朔年间为纪念长孙皇后将园林别业改为寺庙,因李世民避暑在此住过一宿,得名“资圣寺”。
咸亨四年后资圣寺被火焚毁,但灰烬中经数部不损一字,众人以为异,布施金银重修,因位于神峪,故称:神峪寺。后来在寺旁逐渐形成村落名:神峪寺沟村,1966年,神峪寺沟村改名为向阳沟村。现在沟内有个小水库,还有成就寺和莲花寺。
http://p3.pstatp.com/large/3c5f0000d568e24c59bd
清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设29仓,东乡设8仓,其中有韩森仓 在城东5里,全仓据龙首原,东依白鹿原麓,中为浐水流域。有住户2364户,人口12987人。统54村,韩森仓办公地点在在韩森寨万寿寺内。本村记做:神峪寺沟。
http://p1.pstatp.com/large/43800003db01330f045c
【资圣寺】
关于神峪寺也就是现在的资圣寺,历史记载颇多。据《唐两京城坊考》和《历代名画记》记载;资圣寺当时十分出名,当时著名书画家韩干、吴道玄都曾在寺中作画。号称佛门“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曾在资圣寺翻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等经卷。
http://p1.pstatp.com/large/43840001f06452c31c78
【成就寺】
《咸宁县志》记载:资圣寺在明弘治七年、清代乾隆六十年当时进行重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清代同治年间,毁于兵火,寺宇全毁。光绪二十九年乡人曾重建古寺,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学校。解放后修延河水泥机械厂,资圣寺被拆除,2002年村民重修庙宇,初见规模。
http://p3.pstatp.com/large/437f0003e3e3ca1ee18e
【莲花寺】
《两县续志》记载清末本村出了一位风云人物吕际韶。吕际韶咸丰癸丑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后担任甘肃隆德县知县。历任固原、秦安、金县知县,升任西宁府丹噶尔同知,为官清廉,享誉一方。同治二年,升任宁夏府知府。当时叛军围城,终因粮尽援绝而城破。城破之时吕际韶将其母隐藏百姓之家,与妻子双双自缢殉国。事后朝廷追赠吕际韶太仆寺卿,授予云骑尉爵位,建专祠,春秋祀之。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