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游镇-莫寺坡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2014-01-06 16:18:36)
标签:

西安市

来历

村名

分类: 户县: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辛亥元勋华孝康故里

(西安市户县苍游镇秣师坡)  

(苍游镇-莫寺坡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莫寺坡(mo si po)又名秣师坡.位于户县苍游乡东部。村北有西余铁路,南与秦岭之圭峰山遥遥相对。村东有苍浪河与古镇赵王镇相邻,且有苍灵公路连接长安灵沼乡,西有苍游主干道路通乡政府,村正中有县级主干八号公路贯穿南北,北连接大王镇,1000余人,250余户,四个生产队,土地1360余亩。据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前,退役军人严、鲁、化、师、大王、小王五姓六人在此屯积粮秣,在坡地上垦荒落户,故名“秣师坡”。明末《户县志》军寨栏有“莫师坡”。清乾隆《户县新志》及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记载为“秣师坡”。 
(苍游镇-莫寺坡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户县自古盛行秦腔、曲子(眉户)、道情、灯碗戏等多个剧种,是关中的“戏窝子”,但是若论在秦腔发展史上的贡献,解放前户县远远比不上长安县,现在户县也比不上周至县。 个中原因可能是长安县距离西安更近一些,周至县将戏剧作为重点给予支持,户县政府支持的是农民画,户县人称戏窝子,但现在是看得人多,干的人少。不像原先,本地戏曲名噪一时。刘茂森:(1927-1993)本村人,花脸名家。十二岁进入陕西省戏曲专修班学艺,唱腔师承李怀坤、李可易,表演又受该班导演赵柱国和京剧武功教练韩盛袖的教导。唱腔、台架俱是上乘,在西北二花脸行中一枝独秀。

    辛亥革命,村里又出了一名革命家华孝康,又名华三祝,清朝末年曾先后就读中国公学和香港教会学院历任西安风翔等中学教习,由井勿幕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华孝康生性聪敏,工于诗文,1910年自费创办报纸。参加过南昌起义.陕西光复,担任秦陇复汉军北路招讨使总部参谋,1922年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部专员兼住陕军事委员,先后还担任过西路军北路军等重要职务,陕西省政府参议。华孝康为人正直廉洁,同情民众。民国七年(1918年)陈树藩住陕,曾派他到潼关主持税收,并暗示可捞一把,他斥陈曰:“这无异于叫我抢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任陕西长武县长,那年正值饥荒,他开仓济贫,豁免地方粮款,后来上司追究他说:“我尚粗茶谈饭,百姓哪来的粮款?”遂被免职,离任时只骑一头毛驴,别无所有。晚年居家,对社会黑暗深表不满,对人民疾苦寄予同情,对土豪劣绅无不申诉,并由此招怨。民国三十五年(1946)九月十八日,在由户县赶往西安途中,遭暴徒暗杀,终年62岁。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4年6月16日

(鹿苑街道办•江流村)西安市高陵县村名来历

博文由博主《丰镐遗子-张新武》撰文  插图来自博主实地拍摄 微信:zxw513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