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学盛行的原因
(2008-12-09 22:07:53)
标签:
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盛行杂谈 |
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网络文学是依托电脑而产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我们在新闻、电视、报纸、书刊杂志等媒介上能够得到的信息,现在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方便的得到。不仅方便我们寻找信息,也跟进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人们的很多时间都是在网上度过的。工作、聊天、看书等等,都可以一起进行。网络文学也因此孕育而生。那么网络文学能够如此吸引人们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网络文学本身上看:
首先,在网络上写文章是自由的、轻松的。只有是一切艺术的人文原点和终极母体,也是文学本体的精神之根。对文学自由精神的迎合和践履,是文学得以走进网络的无意识宿命和网络写作的生命动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差别就是自由度的差别。微黄的灯光下,作家们抓破了头,咬尽笔杆,想破头脑一个晚上能写出个千百字来就很不错了。这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但是网络文学的创作不同。一个不眠的晚上,啪嗒啪嗒的键盘打击声音不绝于耳,万把来字的小说不成问题。
其次,网络文学能够立竿见影。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文学大部分都是那些已经过世的作家所作。而且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在其在世期间大都都是贫困潦倒的。创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或是名声。而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作家逝世之后,其作品才被人们所认识。卡夫卡的作品、曹雪芹的红楼等等。现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呢?有人说是:“中国的文学市场太小了,养不起认真的人。毕竟谁也不想做第二个曹雪芹。”但是网络文学不一样。网络文学创作的速度快,网友的评价马上就可以看见。而且由于网络的便利,写手可以直接可网友进行对话。或许还可以交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传统文学很难达到的效果。
再次,网络文学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对于网络写手来说只要每天能够写出东西,就可以直接得到经济利益。毕竟这个社会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情是很少有人做的。
再次,网络文学可以带给写作者极大的满足感。大众对于作家往往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写作者也常常以一种不同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多人都有倾诉的愿望,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编织的故事告诉大家。文学从古到今一贯以强烈的“文以载道”的姿态呈现出来,因此当写作者个人的想法变成铅字,被大众认可的时候,自身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里的矛盾在网络出现之前是有限的媒体不能提供充足的空间来展示这些故事。虽然说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并不高,有的甚至可以说的垃圾。但是总有人会去看看。那么点击率和订阅数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了。点击率或订阅数可以极大的满足写手的虚荣心和满足感。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重视与关注。而网络给了他们机会。点击率与订阅数就成为了他们知名度的一个明确的指标,使得知名度变得具体真实。
从网站的编辑者来看:
网络文学可以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关注,那么网站的维持以及收入也就不成问题了。对于编辑者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从网友来看:
电脑的普及已经让很多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文学作为其中一种娱乐或放松方式也就无可厚非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该与时代有太多的联系,经历了时间留下来的作品,我们在任何一个时间去翻阅的时候,都会有阅读的愉悦,作者的文字给我们一个展示了另一个生活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和生存的状态。但是在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很难再会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去研究,如鲁迅一般真正的关注社会。因此人们也就渐渐得对传统文学不再有当初的热情。而网络文学的适时出现给人们一个新的选择。而且网络文学可以算是一种快餐文化,人们看过之后并没有更多的思考,也没有更多的记忆。但是人们在阅读的过后会有一种快感。因为网络小说往往是凭借情节来吸引读者,让看的人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一些被网友捧为“大神”的作者们,为了保证更新速度,一天码一万字以上的不在少数。而网友也差不多以同样的速度去阅读,没有深奥的意蕴,无需慢慢领会就能明白。同时口语化的词句似乎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看这样的小说带给人们的快感是酣畅淋漓的,有一种一睹为快的感觉和忍不住一口气看完的感觉。网络小说大都以连载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就使得网友和写手沉醉于此。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盛行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个问题,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并不强。就像是快餐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我们还是需要精品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