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8月,我国首颗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又一次把量子、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这些关键词带进人们的视线里。说起爱因斯坦,人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他桀骜不驯的发型,他吐舌头的搞怪模样,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是他举世闻名的E=MC2 公式?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那就请他自己告诉你。
这本爱因斯坦的传记不同于以往的传记类型,它采用的是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引用了大量爱因斯坦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从科学、宗教、战争、政治及哲学等几个方面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
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被称为百年不遇的天才,他在物理学领域提出了颠覆传统的相对论,虽然在他的时代这种理论没有被主流科学所接受,但他依然坚持自我并为之奋斗终身。同时,爱因斯坦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曾在二战后因为抨击当时的政治局势而饱受争议。
天才的背后往往是孤独与矛盾的综合体,爱因斯坦也没有逃脱这种宿命。两次婚姻,与孩子们的分离,遭迫害离开故土……他的孤独感与生俱来。作为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却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提出制造原子弹的想法,这种矛盾的思想则体现了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
爱因斯坦一直强调科学应该具有大众性,这要求科学家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去阐述深奥的理论,以达到让大众理解的目的。因此本书语言风格通俗简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毫无障碍地对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感受一个鲜活的天才科学家的形象。本书配有大量的插图、照片及爱因斯坦的亲笔信,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爱因斯坦自述》
、
《爱因斯坦自述》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英】安妮·鲁尼
2016年11月版
爱因斯坦对很多话题都多有著述,但核心还是关于他的科学工作。数学多涉及一些常人所不太能理解的术语,但科学方面还是留下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见地。爱因斯坦还热衷于谈论政治与道德问题,认为“常识就是人们18岁以前存于脑海中的那些偏见”;但是就爱因斯坦个人而言,“常识”和“非常识”(在他之前从没有人去问及的那些问题)是其所思考的全部。该书所选择的手记虽然篇幅有限,但全都出自爱因斯坦亲笔,内含的巨量插图与照片是该书的一大亮点,是关于爱因斯坦的一本简短但精悍的精华书,囊括了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信仰、战争、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所有看法。
作者介绍
安妮·鲁尼(Anne Rooney),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剑桥大学和纽约大学教授课程,后来一直从事技术与教育方面的写作。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著述颇丰,并于2004年被提名全球科普书最高荣誉安万特科学图书奖。现在,安妮·鲁尼是一位全职作家,定居于英国剑桥。
编辑推荐
l
l
l
目 录
引言/00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附录/155
名人录/155
文本出处/164
图片出处/16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