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大赉城(十五)

(2022-05-24 08:27:13)
标签:

冰夫

长篇小说

历史

文化

原创

分类: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大赉城(十五)

第十章

二、

 

陈九祥立即来到白城办事处报道。

很快,他们就来到牡丹江的深山老林里体验生活。

其实“十姐妹放牧班”的事迹们早就知道,在报纸上就看过。这次就是看她们怎么养马、喂马、放。跟班走,考察环境,体验生活。

几天下来,陈九祥发现这里的放牧班和呼和牧场那里的也没什么不同,都是拌料、喂马、饮水、放牧,只不过她们是在大山里放牧,陈九祥他们那里是在草原上放牧。

几天来,们体验着林海雪原的风光,在朔风吹林涛吼的音乐情境中养马放牧,在青松白桦红柞的陪伴下铡草拌料,倒也不觉得枯燥。只是夜间有些害怕,深山老林经常听到野兽的吼叫。因为这里山高林密,是豺狼虎豹黑熊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你也不知道是什么野兽叫,一点也不比北京动物园的老虎仁慈啊!里不由得暗暗佩服起这十姐妹放牧班来。

女放牧班的班长还警告他们晚上别出去,更不能一个人活动,碰上黑瞎子、老虎不是闹着玩的。

这里离牡丹江市区150公里,大雪封山,生活物资运不进来,人有时候就得挨饿。这不,大雪连着下了宿,什么车也进不来

雪不下了时,他的任务也完成了。为了给放牧班节省生活物资,他们决定走回去。150公里的路,怎么走?们简单商量一下,决定先走到东京城,然后从东京城坐火车回牡丹江。放牧班的同志告诉们,从这里到东京城也得走九十里山路啊!

没关系!红军不怕远征难,现在的条件可是要比红军长征时好多了。走!

出生牛犊不怕虎,一人揣了一个馒头一块咸菜就上了路。

刚开始走的时候心情还不错,大白天也不必担心野猪什么的野兽

天慢慢晴朗起来。

向远望去,山峰逶迤起伏,好似一条玉龙飞舞。白雪已把它们连成可分割的一片,峰峦相连,难分彼此。小兴安岭的森林,远看似东北小伙头上矗起的黑发,硬硬的立着。近看,那白桦竟似人的眼睛,盯着这澄澈银白的世界。

在那堆满皱褶峥嵘的山石缝里,还有少许干枯的树枝和凋零的叶子,给寒冷的黑夜里牧人留下生火取暖和生存的希望。更远处的山凹里,树枝虽然弯弯曲曲,却一律向着寒冷的天空伸出手臂,汲取着阳光的馈赠,幻化出优美的曲线。让人感觉,那青郁之气不久便会自林中奔涌而出,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洌。

们走在山路上,陶醉在大自然之中,感觉山林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有些可爱。

近处,阳光下的山岭并没有完全被雪覆盖,一层青松、一层红柞、一层白雪,五彩斑斓,让人感到亲切。远山,像贴在透明的天幕上,另是一种蔚蓝。天和地,在阳光作用下,在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广袤的空间。引得陈九祥不由自主的吼起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歌声在山林间回荡,给们凭添了无限勇气。

向阳的山坡上,密集了一群群并肩而立的松柏。黄褐的叶表下是厚实的苍绿,透出了在严寒的威逼之下,一种不可改变的力量。那不是就是十姐妹放牧班的身影吗?它们依靠阳光而生存,更因独立向上而精彩。又像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从来没弯过腰,从没有向侵略者低过头。杨子荣和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周保中那些抗联英雄,不就是这个民族的代表吗?

眼前,突然出现一道残缺的城墙遗址,们被它吸引好奇地蹲下来研究它的来历。从有人刻在残墙上的字迹得知,这里是古“渤海国”遗址。陈九祥突然记起唐朝皇帝要李白给一个什么藩国写回信,那李白居然大摆架子,要朝中显贵杨国忠研墨,大太监高力士脱靴的故事,那个藩国就是渤海国吧。只有李白认识它们的文字,李白当然可以摆摆架子啦。后来查资料得知,那可是个曾经和当时的长安不相上下的国都啊。

历史就是这样,它波光一闪,许多东西再重要,也会被他席卷淹没。他冷眼一瞥,许多重要的事物亦不再重要。而只有被它凝聚在光环之下的,才有生命力。

突然,一只鸟儿冲出山林,飞过城墙,飞向天际,即使单枪匹马,也要奔向既定的目标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也要生存下来。还有那苍松翠柏,漫天飞雪,严寒进逼,它们仍然在山野间一排排列成阵仗,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屹立山间,在冰封中顽强生长,在风雪中立地生根,完成生命的永恒。

这不正是十姐妹放牧班的精神吗?这些都是可以做歌素材的呀!

晚上九点左右,们到达东京城火车站没有火车了,找个小旅馆倒头便睡,连晚饭都懒得吃了。其实这个东京城就是古时候渤海国的首都上京龙泉府,镜泊湖也在它附近。可那时候没有旅游的概念,陈九祥他们连想都没想过要去看看。

回到办事处,领导审查剧本不乐意了。

说你们这是写得啥呀?你们看没看过《林海雪原》啊?没看过小说《林海雪原》,还没看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那可都是发生在牡丹江这一带的事啊!你们这个作品里没有矛盾冲突,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土匪恶霸,还没有美蒋特务吗?这些养马喂马的小事能登大雅之堂吗?能吸引观众嘛?我这里都通不过!领导还进一步启发他们,说像《夺印》里的“烂菜花”你们写不出来。咋地你们也得整出来个“蝴蝶迷”来干扰“放牧班”的工作啊!

领导一票否决了,只剩陈九祥他们研究思索怎么改剧本了。

睡不着觉,陈九祥想想在牡丹江军马场深入生活的日子。那里也没有阶级斗争啊?既没有“烂菜花”,也没有“蝴蝶迷”呀!现在哪儿还有土匪恶霸啊?美蒋特务东南沿海有,解放初期有。电影《寂静的山林》、《铁道卫生》、《国庆十点钟》里都表现过了,这个十姊妹放牧班和那些也不沾边啊!

可是领导说了应该有,那一定要有。小说剧本都是文学创作,可以虚构的。明天和大家商量怎么改吧。要像领导指示的那么写,这个歌剧可热闹了!

剧本还没改完,又传来好消息。办事处要成立专业宣传队了,给了三十个名额。

办事处的宣传队,那可是要穿军装的,不但要穿军装,而是入伍当兵成为正规军人了!这对那些军马场宣传队的“装甲(假)兵”,只是在演出执行任务时才能穿军装的队员绝对有吸引力。而且,一个军马场宣传队最多只能选三个人。办事处一共三十多个单位,一个单位一个人就够了。呼和军马场现在在办事处助勤的已经有三个人了:作曲家小张、主持人兼独唱演员小顾、创作组的陈九祥。这三个人是不是都能留下来还不好说呐。

陈九祥和小顾都参加了筹备组,加入办事处宣传队的概率很大。

这时候,办事处领导机关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匿名信里说陈九祥家庭出身有问题。说他是封建官僚的后代。说他的祖先有在封建社会当大官的,还是什么礼部尚书!说他家文革前还供奉祖宗牌位呐!

那时候家庭出身是大问题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啊!革命的对象就是“封资修”啊,沾上边就没好啊!何况你祖上还是封建大官僚。

领导找陈九祥谈话了,问他,你家庭出身是什么?

陈九祥说,城市平民。

不对,不是小资产吗?领导显然是有备而来。

那不是贫民吗?我爷爷只是开了一个卖酒的小铺子,咋地也不能算“地富反坏右”吧?我父亲陈志新还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革命干部呐!

领导没听他辩解,只是说,不对!有人反映你们家在封建社会有当大官的,还是什么礼部尚书?

我不知道啊?陈九祥心想,入党搞外调也就查祖宗三代呀,那个礼部尚书陈迪都是祖宗十八代的事儿了,谁这么缺德?背后捅刀子!

叫陈迪是吧,我查了明史,他不但是礼部尚书,还是忠于朱元璋、朱允炆的封建大官僚。忠于封建皇帝,那可是“愚忠”啊!

陈九祥不敢和领导顶嘴,可是心里却犯嘀咕,那时候也没有党啊,你叫他忠于谁?杨家将、岳飞不都是忠于当时的国家和皇帝嘛!他们是不是愚忠啊?陈九祥什么也没有说。心想,有了这封匿名信,他加入办事处宣传队的事,肯定是泡汤了。

回到招待所,陈九祥想,这封信是谁写的呐?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覃国栋。只有他知道自己的底细。只有他到过自己家,只有他看见过自己的家谱,知道礼部尚书陈迪的名字。只有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和自己一块去家里砸了家里的祖宗牌位。是他!一定是他!可是,他曾经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啊!

也许他觉得陈九祥选不上,自己就有机会加入办事处的宣传队了。因此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损招。可是,这个事不是一封匿名信就能决定陈九祥命运的,组织上是要调查的。

一刹那,少年时可爱的覃国栋在陈九祥心中瞬间改变了模

形象。联想到谭子暘的事,陈九祥心中立刻充满了对覃国栋的鄙夷与不屑。人啊!覃国栋啊,你太不是个东西了!

在陈九祥等待调查的日子里,“九·一三”事件爆发了。

副统帅驾饥叛逃,全国的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部队开始搞野营拉练,准备打仗了。办事处要成了宣传队的事一下子搁浅了、泡汤了。

宣传处领导通知陈九祥参加办事处的野营拉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