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潭,一首诗燃亮的夜晚(冰夫历史文化散文)

(2011-01-13 15:16:37)
标签:

冰夫

原创

随笔

休闲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桃花潭到底有多深

 

桃花潭,一首诗燃亮的夜晚(冰夫历史文化散文)

                           (怀仙阁)

桃花潭,一首诗燃亮的夜晚(冰夫历史文化散文)

                                 (文昌阁)

桃花潭,一首诗燃亮的夜晚(冰夫历史文化散文)
                                     (踏歌岸阁)

 

本来并没有在泾县桃花潭镇留宿的打算,但下午由泾县到桃花潭镇的车不多,而且到那里太晚也没有回泾县的车子,看来不住也得住了。

也好,明天去渣济古村不用再回泾县倒车了,还可就此体味一下李白《赠汪伦》诗中的意境。

 

桃花潭镇和其他皖南古村落一样,也是要收门票的,且价格不菲,五十八元。它包括号称“中华第一祠”的翟氏宗祠、文昌阁、南阳古街、怀仙阁、桃花潭、青弋江等景点。这样算下来五十八元倒也不贵。那个常熟的沙家浜,只看茶馆、酒店、芦苇荡还要门票一百元呐(要是能包一顿阳澄湖大闸蟹也值了,可惜不包)。而此镇不但名字听觉甚佳,更能引起许多人的不同联想。当然,吸引游客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原来并不叫桃花潭的,它曾有过多个名字,如水东、陈村、翟村、南阳等,而桃花潭是近年新取的名字,它当然出自大诗人李白的那首《赠汪伦》的诗句,出自“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

 

传说当年青弋江对岸的万村有户“万家酒店”,酒店前面的青弋江中有一深潭名为桃花潭,而这里的渡口就叫桃花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一日,泾县名流汪伦得知大诗人李白在泾县宣城一带游历,就修书一封给李白说,“先生好游乎,这里有十里桃花,深潭美景;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陈酿佳肴。先生可否到此一游乎?”李白闻听这里有美景美酒,便欣然前往。及至李白来到,汪伦才据实相告说,“十里桃花乃门前的桃花潭桃花渡也,万家酒店乃酒店主人姓万也”。李白闻听哈哈大笑,他佩服汪伦的睿智和豪爽,也被汪伦的诚心所打动,便与汪伦携手走进万家酒店,置酒畅饮,一连逗留了十数日。临行时,汪伦与友人来到青弋江边为李白送行,击岸踏歌,余音袅袅,遥望李白轻舟远去。李白归去便赋诗一首,不但使桃花潭美景远播,而且使汪伦青史留名。这便是李白《赠汪伦》诗的历史缘由吧。当然这首诗的普及程度也是李白等诗仙诗圣们当年难以想象的,在宣城,在泾县,真可谓妇孺皆知,如水流般溢满神州了。

 

到桃花潭镇已近傍晚,夕阳卧在远处的山巅,晚霞铺在静静的青弋江上,江水波澜不惊,浸润映衬着陈村、万村那白墙黛瓦的千年历史。而那夕阳、晚霞、炊烟、暮霭竟凝固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从远处飞来一只鸥鸟,盘旋在江面上,夕阳里,晚霞中,让这画面灵动起来。一拨一拨的游人来了又去,留下不同的感叹。而那艘不知疲倦的游船则不停的往返两岸,往返于“踏歌岸阁”和“怀仙阁”间,为这画面增添着生气,增添着动感,展示着桃花潭深邃的历史。

而桃花潭依旧波澜不起,似乎看惯了“秋月春风”,阅尽了人间冷暖,它静静的卧在青弋江里,让人体味历史的深邃。怀仙阁上不要说没有李白汪伦的身影,连那首诗的石刻砖刻木刻也没有,只有一块木牌上注明了这里就是李白汪伦曾经的饮酒欢愉之处,给人平添了无限想象。

 

中国人历来是讲友情的。

友情是一种以道义、志趣相维系的重要情感,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虽然没有亲情的醇厚,没有爱情的醇美,却相当纯净,不带功利。这纯净的友情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吟咏友情的诗篇,自古以来就名篇叠出,不绝于耳,且颇多佳句。它们或相互眷恋、或慰勉赞美、或依依惜别、或缠绵悱恻,多少年来,温暖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名篇佳句尤以唐诗为最,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更有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而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则被誉为吟咏友情的精品佳作。诗人从平处起兴,用语简约凝练,近似白话,特别易于传咏。如吟咏几遍,更觉“语浅情深,意近神远”,“妙境只在转换之间”。这种以潭水之深喻友情之深的比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力量。

 

游人们的喧闹毕竟是短暂的喧闹,喧闹过后一切归于平静,仿佛李白汪伦酒兴过后酣然睡去,但岁月毕竟前行。

我在桃花潭小镇的街路上走着,看夜色渐渐笼罩了小镇,看小镇的袅袅炊烟,白墙黛瓦,“南阳古街”隐进深深的暮色里,“翟家祠堂”、“文昌古阁” 隐进静静的夜色中,只有我的脚步笃笃的扣问着古镇,扣问着历史,扣问着早已离去的李白,扣问着桃花潭的今昔。

 

桃花潭深水中也该藏着很多秘密吧?

我在镇中的小酒馆吃鱼饮酒,和店家继续扣问着桃花潭的秘密和历史。为什么陈村的人多数姓翟?小店翟姓的主人告诉我,他其实原本就姓陈,是元末明初陈友谅的后代,为躲避朱元璋的追杀,多数陈姓都改为翟姓了,从此这里的翟姓才渐渐多了起来,并建起了陈氏大姓的翟家祠堂。

那桃花潭到底有多深呐?我问他。

店家笑着说,“深千尺”嘛!

我也笑了,说“深千尺”只不过是李白的比喻和夸张,一种文学手法而已,若这么窄的江面就有三百多米深的水,那桃花潭岂不是成了“天坑”!

他望着我颇为神秘的举起两个手指说,二十米。

我忽然想起路上所见,不但万村,就是桃花潭这边的古屋也大多空置,便问他为什么?

他说,都被你们城里人买走了呗!

买走了怎没人住?

他说,买房子的都是上海南京的富人,他们当初花几万元就买走了青弋江两岸的古旧房屋,简单修葺一下,并不在这里居住,只在夏天闲暇的时候领着家人来这里,短暂的享受一下青弋江的静谧和桃花潭的深邃,算是避暑吧。所以这里的空宅就像你们城里空置的楼房一样多。

我明白了,毕竟现代的人们都富裕了,讲享受了,花几万元买一户房子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我说,现在的房子还那么便宜吗?

现在?他说,没有几十万元你休想买走一户房子!桃花潭的人们也与时俱进了,也会算经济账了,也会经营自己了。

 

酒足饭饱后,我又来到了青弋江畔,桃花潭旁,怀仙阁下。

秋已经很凉了,晚秋的夜色寒气更重。

站在凉凉的秋夜里,身影浸在凉凉的秋月中,整个思绪仿佛浸泡在凉凉的潭水里。薄薄的水雾中,仿佛依稀看见李白的扁舟,欲行未行,未行又行,又行又止,走走停停;仿佛依稀可以听到汪伦击岸为节,踏歌相送,难离难弃,难舍难分的送别场景。汪伦做梦也不会想到,一次普通的邀约,一次例行的送别,竟送出一首千古名篇,而他的名字也就此流传了千古。而这绝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呀!

 

21世纪的这个夜晚,我在桃花潭畔的小酒店里看到了刘翔亚运会110米跨栏夺冠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掌声欢呼声显然要比汪伦的踏歌声来得热烈,来得激动,来得宏大。可这一刻会流传千古吗?

 

夜深了,怀仙阁睡了,桃花潭睡了,青弋江睡了,两岸的人们似乎也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一轮明月睁着大大的眼睛,和我一同静静的注视着一潭深水,一江碧波,注视着两岸的每一处微小的变化,静静的聆听着历史的心音。

 

那边谁家的窗口又亮出灯光,是否当代的李白与汪伦还在通宵畅饮,彻夜长谈?(冰夫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