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虚实结合的学习研讨会上,这种会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学习上级文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二、领导结合本单位近期工作作总结和指示;三、中层干部发言。
中层干部发言有时在会议前会有通知,我们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准备就是了。难的是会前没有通知,在领导讲话后,突然对与会的中层干部提出即席发言的要求,怎么办呢?
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考虑:
1.汇报工作,要有重点。可塑造个人和部门形象,提升在众人心目中的威信。要注意避免夸张。
2.谈学习体会,要有思路。可鞭策自己,启迪他人。要避免言过其实,脱离实际。
3.表态,要明确。可体现领会了领导意图,明确了努力方向。要避免空洞。
4.找差距,要笼统。可体现改进工作的诚意,以此促进工作。要避免过于具体而影响形象。如果领导点出的问题,需要自己认领,可以会后私底下向领导表态。
5.沟通工作进度,要清楚。可有利于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与配合。要注意不要暴露部门之间的矛盾。
6.表示感谢,要真诚。可增进有关部门之间的感情,要避免引起其他部门的失落。
7.综合性,要有条理。可全面反映你和部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概况,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
要想面对这种情况,能做出快速、准确、周到的反应,把发言内容组织好,就要注意:
1.要找准位置,不要盲人摸象只知局部不知全局。要明白你们部门在单位的位置,是第一线部门、主要部门,还是第二线部门、辅助部门?你们部门和你本人在领导和在座中层心目中的位置,大家对你的满意度是多少?对你的期望值是多少?你和你所在的部门想到达什么位置?然后才能确定你在会议上发言的基调有多高,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一般应在中上游或中下游,不要当第一,也不要落在最后。
2.要有分寸。不要冷锅里冒热气。对自己思想水平和工作状况要客观恰当地表达,要让领导和其他中层听着都舒服。不要出彩,这不是演讲比赛,不必大出风头,观点的新颖和深刻性更不要超过领导。不要漏气,不要暴露自己和部门的深层问题。不要企图在这种会议上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3.要简明扼要。语言要规范兼通俗,不要过于文气和俗气,更不要啰啰嗦嗦,不着边际。如表态性发言,可以说:“我们要按照领导的指示,管好自己的人,矛盾不上交;干好自己的事,按时交作业。把事干实干好干漂亮,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不断努力!”
4.要有目光交流。发言的时候不一定看着与会者,发言结束时最好和目光所及处的人,尤其是主持会议的领导,交流一下目光,表达诚意和敬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