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穿着爸爸的一身西装,尽管不够合体,但也像个人样儿了。
知识是河水,思维方式是渠道,如果渠道不通,河水就无处安家无法流动。知识是金子,思维方式是点金术,如果点金术掌握不了,所得的金子也是有限的难以发挥作用的。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使我受益终生,所以,我也用此方式教育儿子。
从他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启发他的思维力,他竟然运用着我教给他的思考方式,找回了我丢失的钱包。
进入初中后,我又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给他讲唯物论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五大范畴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
我对他说:“哲学中讲的物质和物理学中的物质不是一回事,哲学中的物质包括我们思维以外的一切,这就叫客观存在。比如你想画画,画就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就是画画的技巧决定你的思维,你要想把画画好,就要掌握画画的技巧。不能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仔细观察事物,不按照画画的技法要求。做一切事情都是一个道理。”
儿子听得越来越上瘾,甚至急得常常对我说:“我们怎么还不开哲学课呀?”初中时政治课的哲学内容终于被他盼来了,回到家后他对我说:“很多同学觉得哲学难学,可我觉得最好学了,太有意思了!”
值得欣慰的是,他能注意在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您看,这桌上、床上,又是报纸又是书籍。您再看我们娘俩,一人翻着笔记本,一人手持小卡片,一个说着,一个记着,一会儿又热烈地讨论着。干什么呢?您还不知道吧?这是我帮儿子备战呢。他们班里的辩论赛就要开始了。高二(1)班就要进行辩论赛了,辩题是:逆境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我和儿子达成了共识:尽管我们是正方,但要明白还是顺境更有利于成才。我们不要在顺境的必要性上反驳对方,而要在逆境的不可避免性上做文章。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据,阐明“逆境是顺境之父”的道理,来强调逆境的必要性。儿子由于思维方式比较正确,赛前准备也比较充分,辩论赛中他果然有理有据、反应机敏、表达准确,成了最佳辩手。
儿子一次次站起来,侃侃而谈,振振有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