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7月12日

(2012-07-12 14:26:15)
标签:

杂谈


                               请别侮辱我和我的作品

 

                                       作者:谭旭东

 

 

    《文学报》最新一期报纸的“新批评”版面(我没有订阅这份报纸,只是从电子版看到)发表了署名“柯棣祖”的文章《如此狂“抄”,枉获“鲁奖”》,认为我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著作《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严重抄袭,而且“是一部七拼八凑之作,全书33万字之中,竟有70%即23万字是抄来的。”我看到后,先是非常愤慨,然后是觉得可笑。

    第一,我要说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很可笑的。因为文章的内容里,并没有指出我真的抄袭了谁的,是如何抄袭的。既然是抄袭的,那样,请一一指出,哪些是抄自哪本书的,抄袭的规模真是达到了23万字吗?但文章里只是说我引用很多。写论文都要引用,关键是看如何引用。另外,引用了,只要注明了出处,就不是抄袭,是规范的。因此,不要偷换概念,把引用当作“抄袭”。这里,我想说的是,希望作者和《文学报》的编辑,先好好读一读我这部书。文章说,作者读了数天,那么我想问:为什么不好好读呢?这里,我愿意把书送给那些热心的读者和文朋师友,大家可以来审读我这部书。同时,也我希望“柯棣祖”和文学报的编辑好好审读我的书,希望得到正常的批评。

    第二,我要说的是,我这部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稍加修改充实,然后于2009年上半年交给黑龙江少儿社出版的。我是2006年6月从北师大文学院毕业的,攻读的是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写成了,先是经过了专家匿名评审,匿名评审通过后,才参加正式答辩的,答辩时,是五位专家。另外,博士论文修改充实后出版时,也是经过了责任编辑的审读的。参加鲁迅文学奖,有初评和终评,而且初评有十五位专家,终评有十一位专家。因此,说我论文“抄袭”,而且“枉得”鲁奖,至少说明:一、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指导不过关;二、匿名评审专家不负责任;三、出版社责任编辑不负责任;四、鲁奖初评专家不负责;五、鲁奖终评专家不负责任。在这里,我要对“柯棣祖”说:我很尊敬以上我提到过的相关专家和导师,他们指导过我,帮助过我,扶持过我,我希望你尊敬他们。也请你一定要为自己的言辞勇敢地负起责任,因为一旦审查出来,我没有“抄袭”,那你不但是侮辱我,也是对以上导师和专家的侮辱。

    第三,我想说的是,《文学报》刊的这篇文章的后面注明:“本文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研究’课题组成员,文责自负”。这意味着“柯棣祖”发表这篇文章是和《文学报》有约定的,但既然是严肃认真的批评,那为什么不公开姓名?而且《文学报》在没有审读我的著作的情况之下,就轻率地发表了这篇文章。因此,我希望“北京联合大学”这位作者露出真实身份,我诚恳地邀请你和我认真对话,如果我确实抄袭,我愿意承认错误,同时也向读者道歉,同时,退回鲁奖证书和奖金。

第四,我主要做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也从事创作,编了不少书,也写了一些作品,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另外,我在书的简介里自封为“新锐批评家”和“儿童文学学者”,这太过分吗?哪位作者和学者不在简介里写过类似的文字呢?算我虚荣心强吧,我接受批评,以后保证不再这样自称了。还有,我不是儿童文学委员委员,这里我承认。不过,这些都和“抄袭”不搭边。在很多场合,我都说过,儿童文学是比较薄弱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小,社会地位不高,但社会的确需要儿童文学,正常的文学生态需要儿童文学,儿童的成长需要儿童文学,因此,我衷心地期待社会对我们这些做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人,以宽容之心,以扶持之心。

    第五,我希望各媒体热情关注,甚至引发讨论。也希望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们都来参与这场讨论。我本人愿意虚心向各位批评家学习!文坛大腕多多,我只是一所普通工科院校里的一位普通的中文教师,虽然地位不高,但一定会继续为儿童文学而努力!

    最后,我希望“柯棣祖”积极以真实身份回应,既然你们“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课题组,专门研究文学评奖和当代文学,我也愿意向你们虚心学习!当然,我也有诉诸法律,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补充说明:

1、“柯棣祖”认定的引用很多的,一是我的书的绪论部分,这是博士论文的研究综述,写过博士论文的就知道,研究综述,主要就是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描述。二是我的论著的第一章,这一章我一边写作和出版,一边摘出来发表过。请大家到百度搜索或中国期刊网,查看《论童年的历史建构和价值确立》(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和《电视文化的实质及其对童年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2期),看看这两篇论文是否引用恰当。

2、《童年再现和儿童文学重构》一书的电子版早已经刊登在“中国作家网”,欢迎大家去阅读。

3、《文学报》所刊“柯棣祖”文,前面的描述和抄袭主题也完全不符,但隐含着我没有什么本事,是一个小人物,是靠非正当手段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其险恶之意是不可忽视的。

4、文学报刊登的这篇文章对我造成了名誉侵犯,特别是在网络传播后,也极大地造成了我精神的压力,我和黑龙江少儿社都保留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的名誉权、著作权,同时也保留用法律手段来获得精神赔偿。

                

                                                      《作文大世界》转发2012.7.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e0500102e93c.html

 

 

■ “谭旭东鲁奖作品被指抄袭”跟踪报道

  新京报讯 (记者朱桂英)本报7月9日报道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被指抄袭一事后,不少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然而《如此狂抄,枉获鲁奖》一文的作者柯棣祖,其身份仍处于暧昧状态。这位自称“文责自负“的作者,究竟是谁,成为此事的关注焦点之一。

  记者昨日再次致电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处,求证柯棣祖文中所称“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研究”课题。科研处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该校所有课题,在科研处都有备案登记,经过仔细核查,确保该校并无“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研究”课题,“恐怕是这个作者臆造出来的课题吧,不知道为什么要抹黑我们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