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灵魂依怙》读书笔记(4)

(2007-02-24 16:33:58)

第八章           空行圣地胜乐二十四境

 

  《宗教学原理》称:“宗教圣地对信教者有着一种特别神圣的空间感受,有限的空间却是能容纳和凝聚着千百万信教者的神性感受,这是宗教圣地所特有宗教功能,它可以维系无数信教者的皈依之心。”

 

   胜乐二十四境地也称为“上乐二十四境”是香巴噶举行者向往的宗教圣地。

 

  书中本章首次披露了有香巴噶举第36代根本传承上师江贡上师所讲的珍贵资料,这对于研究和宣传香巴噶举藏传佛教有着不同凡响的深远意义。

               

                 第九章           香巴噶举的宗教礼仪

 

  概念:所谓宗教礼仪,就是“借助符号的象征手段,构成一套严格规定的程式,以显示宗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并在人们心理上造成极为严肃静穆的宗教气氛,培植宗教感情和信仰理智。宗教礼仪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符号化,规范化和理想化的象征意义。

 

  起源:长臂猿族的一系列活动。

 

分类:宗教礼仪包括:(1)物象礼仪  2)示象礼仪  3 意象礼仪

 

意象礼仪的三个层次包括: 1)遵循教规  2)恪守教义  3)专一修行

 

意象礼仪具备三条件包括: 1)文化素质  2 宗教修养   3 信念毅力

 

本章雪漠简单列举了香巴噶举常行的供养仪轨包括:供养仪轨的种类;目的和功能;供品;时间要求;坛城;法器;供养对象等。供养仪轨的内容包括:皈依、发心、观想、持咒、赞颂、发愿等。为研究香巴噶举的宗教礼仪有了系统的资料考证。通过以上仪轨程序,读者可以看出,香巴噶举将物象礼仪、示象礼仪和意象礼仪合而为一的供养是一种很好的修炼方式。特别是宗教礼仪中的最高层次意象礼仪在《奶格吉祥经》中体现的成份非常的浓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