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連載】攝影,這件事③

(2009-10-13 15:45:05)
标签:

摄影

连载

转载

见解

启发

时尚

分类: 在圈子旁邊湊熱鬧
偶尔有朋友问过我,你在哪学的摄影,你是怎么开始做商业摄影师的。我31岁,除了去加拿大的半年时间,真正在国内做商业摄影的时间4年不到。我算是刚入行的新摄影师。国外像我这年纪这资历应该还在帮其他摄影师扛灯架。所以国内什么都发展的比较快速,很多非常年轻的摄影师都展露才华,他们都是牛人我也觉得自己这条路走的有点意思。今天扯谈几句。

我根本不是什么艺术专业毕业,哪学过什么摄影呀。我记得非常清楚,05年8月15号那天,我和老妈借了8700元钱托朋友帮忙买了一台当时市场上刚上市蛮紧俏的一款数码单反相机,又从一个摄影爱好者那边收购了一个2手杂牌镜头就出来混了。大约10天后吧,一个当时做广告的朋友要做一批餐厅的菜单,就喊我去帮忙拍菜,一天下来拍了14家餐厅,事后朋友说我拍的太烂了,原来答应给500元结果给了我300元,呵呵。这就是第一次商业摄影和报酬。我当时一批摄影爱好者朋友纷纷下海去帮小姑娘拍写真了,还好我对影楼写真那套兴趣不大,否则我今天应该在每个休息日的公园里,一边按快门一边喊“美女,头再侧一点。对!微笑”。那时候我在南京老家为家报社做编辑,主要工作就是和作者约稿,摄影级别属于花边新闻配图水平。

说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知遇之恩的那个人,这话是靠谱的!没有那个做菜单的朋友提携,我一个正常上班的上班族不会买台相机赚外快。但是真正转行从事职业摄影的机会在后面。好像是一个月之后吧,我在一个摄影论坛上鬼使神差的转载了一个国外摄影器材的评论,结果一个周报编辑留言给我说,你帮忙再整理份详细的资料给我,最好能配图片。我记得她说她们能及时支付稿费,我就帮她整理资料和补充拍摄了一些图片。今天大家应该都知道那本周报叫《周末画报》,我这位编辑姐姐现在也是元老人物了,好像做了现代传媒下面某杂志的副主编了,恩人呀。帮这位编辑姐姐做了几次专题后,她又介绍我去做他们的杂志《新视线》的固定栏目拍摄和撰稿。我当时拍的杂志都是今天报摊上类似《1626》《YOHO》这样的街头时尚杂志,可《新视线》是蛮严谨的设计类刊物,拍摄和采访的基本都是已经成功的社会名流,那么好吧我就彻底改变了原来拍摄风格,也开始讲究起来。讲究起来也有讲究起来的好处,后来接拍的杂志《风尚》(意)《FigaroGirl》(法)《时尚家居》这些就开始往欧美风格看齐了。

06年上半年就靠拍几本杂志,我能够离开老家到上海租房吃饱肚子了(摄影很烧钱,我还是很穷困)。因为偶尔和香港的《号外》交换稿件又认识了香港的编辑,私人关系不错的编辑又介绍认识了其他香港在国内做广告的朋友。于是我有了第一个拍广告的机会,06年,生平第一个广告居然是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跑去北京见了那边领导,带了几本以前拍过的潮流杂志。也许因为朋友帮忙推荐吧,人家居然就让我拍摄了。拍摄当天客户代表和广告公司经理,模特这些人来了几十号,我喊在北京的一个同学帮忙,我拎相机包,他拎灯箱包就跑去拍摄了。照片客户很快就用到户外广告了,但是以后就没再找过我们,估计当时的我那么拍摄太雷人了,场面不够震慑住客户。但是我知道拍广告是怎么回事了,下面开始就能拍摄些各种产品画册。07年开始我很少拍杂志了,基本靠拍广告养活自己。

09年我又想拍杂志了,很遗憾。媒体行业人员流动太大,很多杂志的经营者也都发生了变化。对于媒体编辑我一下又成了新摄影师,哈哈

回想一下接触的媒体和广告人士,觉得拍杂志更纯粹摄影点(这也是我又想回来拍杂志的唯一动力)。广告行业操做和制作牵涉到的方面更繁杂一些。但是这2个行业都非常累人,当然也很锻炼人,我半夜看见挂在MSN上的人基本都是这2个行业在加班的朋友。所以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即使你们现在不在媒体或者广告行业了,大家有过一起共同努力的日子,回忆也很美好。

 

作者:鏡子

轉載:若菜

 

【連載】攝影,這件事③【連載】攝影,這件事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