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口中的宜春是一座会“叫春”的城市

(2010-03-05 10:40:09)
标签:

猫叫

地名文化

典故

网民

宜春

沈慕文

杂谈

分类: 杂文

专家口中的宜春是一座会“叫春”的城市

专家口中的宜春是一座会“叫春”的城市

文/沈慕文

“猫叫春”,俗语形容猫猫们在半夜三更,上房揭瓦的不良行为。通常是惹人讨厌的猫叫春。竟然被某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引用到一座城市的宣传语。猫叫春是一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猫叫春我们听得心烦意乱,恨不得拿砖砸那老猫。但出自专家口中的一句雷语,把宜春这座城比作猫,这不,一座会“叫春”的城市在2010年新春刚过不久的时候开始诞生,并且城市开始叫春了。

姑且不去管这位专家把一座城市用叫春一语去宣传的手法有何不妥。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不知道在该标语出台后,当地宜春人是怎样看的。中国汉字,自古以来博大精深,地名文化总有它由来已久的历史传承和出处典故等,以春为地名的地方有的是。好好的城市美名被专家恶俗化后只有遭到大部分人的不认同,少部分人的拍手叫好,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广告一向来以抓人眼球,出人意料之外的语言效果来达到其宣传的目的。这次用叫春来形容城市,说到底,在佩服某专家的太有才之外,多多少少有点不雅。该广告语在引起争议后,不久就撤换了下来。换成宜春归来不看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宜春等。想是当地旅游部门在后来想想不妥,碍于公众传媒的舆论压力又改了过来。

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了异议,认为该口号“有欠斟酌、太雷人了”;但是也有网民认为,“虽然有些不妥,但是宣传效果达到了”;甚至有网民套用今年春晚的台词,“你们心里阳光一点好不好”,认为这本来一个正常的广告语,网民自己想歪了。我觉得这不是公众想歪了,而是专家的想法违反了常理。

把城市叫春,其背后只是为了搞醵头效应,专家在商业化后,失去了本应有的权威。专家更应该做的是发掘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历史悠久和人文典故,大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做正面的宣传,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内涵。但他们选择了前者,从而也可看出专家们的通病,心急气燥,功利主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叫春就是叫春,宜春就是宜春,两者本没有关系。在此劝某些专家不要太有才了,这样的做法只会落下哗众取宠的垢名。弄不好这样一来,专家成了会叫春的砖家,是要挨网友们的板砖的。虽然看似当地旅游部门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但却也暴露了他们肤浅庸俗的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