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须扫除草坪落叶是权力型审美

(2013-11-11 07:31:37)
标签:

城市

草坪

落叶

扫除

杂谈



市民们每年都发出“让秋叶保留一段时间,或者留下一些人行道不打扫,让喜爱的人观赏吧”的建议,可一点作用也没有;现在虽然推出了“落叶污染空气说”,但我们要问:景区森林里的落叶形成了很厚的腐殖质,为何那里的空气特别好,还被称为“森林氧吧”呢?

赶尽杀绝每一片秋叶,是滥用垂直型管理及“一刀切”管理思维的体现,是权力审美孕育的怪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官方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思路:秋叶的去留是一个非常微观的细节问题,请放开你的手,让市民们去自由地讨论,让中立的园艺专家们去权衡,以最科学、最符合民意的方式决定秋叶的去留吧!
 



郑州的深秋,金黄的银杏叶、法国梧桐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地毯,然而,不少市民到公园欣赏秋景时发现,即使是草地上的落叶也早被环卫部门及时清扫干净。对此,环卫工人也有抱怨:“我们要清理一整天,可累人了。”而郑州市园林局办公室值班人员则向记者解释说,他们内部对公园、广场的落叶有严格规定,必须清扫,清扫不到位还要处罚……因为很多落叶如果不及时清扫,经历风雨腐化,会发酸发臭,影响市民游玩。(新闻报道见今日本报C0  版)

这个话题每年都要在郑州媒体重复一次。如果在落在干道上的落叶,在雨雪中可能会影响车辆行驶,让环卫工扫掉未尝不可,市民们对此也从没反对过。可是,如果让环卫工人把人行道上刚刚落下的秋叶扫起来拉走,把公园草地上的落叶也用耙子收拾干净,甚至把大街上隔离带景观灌木层中落下来的树叶也用铁丝一片一片扎起来拿走,市民们就真的难以理解了:为什么要剥夺树木“叶落归根”的权利呢?城市绿化的真正投资人——市民们每年都发出“让其保留一段时间,或者留下一些人行道不打扫,让喜爱的人观赏吧”的建议,可为什么一点作用也没有,得到的回复大都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今天虽然推出了“落叶污染空气说”,但我们要问:“景区森林里的落叶形成了很厚的腐殖质,为何那里的空气特别好,还被称为“森林氧吧”呢?

很明显,让环卫工人把公园草坪、隔离带灌木层中的每一片秋叶都打扫干净,既不是为市民着想,也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说是纯害无利。
 
在自然界,尤其是原始森林中,灌木和乔木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也不用松土,可是,他们却生长得健康茁壮,不产生任何污染。为什么呢?这与没有人类干预、年复一年“叶落归根”有很大关系。那里的树木因刮风或霜冻叶子落地后,遇到雨水腐烂变质成为腐殖质,这是树木最好的养料;下一年又是如此,循环往复,树下的腐殖质越来越厚,又变成储存雨水的“水缸”,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引发洪灾,而且这个“水缸”在夜晚地温的作用下又蒸发出露水,用整夜的时间对树木的枝叶进行滋润或“反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树木怎能不茂盛成长呢?
 
再看我们的城市,虽然很重视绿化建设,许多城市绿化率都达到了30%以上,不少公园更是林木高耸、草坪青青,但和原始森林不一样的是,许多树木和草坪离不开化肥,更离不开人工浇灌,其结果是化肥影响了城市的土质,污染了环境,不停的浇灌则让城市地下水越来越少,甚至因地下水枯竭而导致城市整体下陷,成为现代“城市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城市病”笼统地看做都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环节等。其实不然,在城市秋叶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采用的就是既增加成本又百害无利的“双输”策略。
 
从审美的角度看,缺乏丰富植物景观的城市绝不应该对秋叶赶尽杀绝。树木秋天落叶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界限和标志,体现了一种自然轮回的变化之美;铺满人行道、公园的黄色、金色叶子是一种只有秋天才会展现的养眼美景,是大自然赋予市民的美好的礼物,即使引发了某些人的伤感,那也不会引发什么负面效应,因为伤感让人品味,让人思索,让人更加明白青春易逝、岁月如梭的含义,让人更加珍惜今天,呵护生命。
 
总之,赶尽杀绝每一片秋叶,是花钱购买城市病,是画蛇添足的行政惯例,是滥用垂直型管理及“一刀切”管理思维的体现,是权力审美孕育的怪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官方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思路:秋叶的去留是一个非常微观的细节问题,请放开你的手,让市民们去自由地讨论,让中立的园艺专家们去权衡,以最科学、最符合民意的方式决定秋叶的去留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