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行各业都需要设立“心平奖”

(2013-09-13 19:57:23)
标签:

浙大

平心奖

科研

本职工作

杂谈



在浙江大学今年的教师节典礼上,该校两名教授因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并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每人获得“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浙大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介绍,获得百万奖励的老师,是经过学院推荐、学校层层选拔,最后由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投票选出来的,旨在以此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据《新京报》)

 

在局外人看来,作为大学教授,“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并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这不是和农民种好地、工人做出合格产品一样,是最基本的职责和良心,怎么会获得百万重奖?但包括教授、学生在内的全国内行人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他们一定会认为,此举不仅是对这类教授的安慰,更是对高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倾向的一种纠偏,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教育本质或常识的回归。

 

在目前的高校内,学生学习努力不努力、学没学到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毕业的标准,毕业后是否容易找到工作,是否能很快成为社会上欢迎的人才,都与任课的教授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聪明”的人大都不把在一线教学当一回事,而是去搞科研,去取得成果,去著述论文或专著,以便获得职称或职位的晋升,要么弄个院长副院长当当,要么发财致富,其结局大都比老老实实在一线教书者来得实惠和荣光。但这种状况却坑苦了无数莘莘学子,他们花了许多钱、浪费了几年时光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有的毕业就等于失业了!浙大设立“心平奖”,就是期望用制度设计改变这种局面,如果在评选上能做到相对公平(比如让学生投票决定人选),如果能延续下去,应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其实,“搞本职工作总是吃亏”的现象不单发生在高校,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比如基层教师,尤其是偏僻的山村教师,认真踏实搞教学的就是不如“跑调动”的,你坚守深山几十年,即使把学生、家长、村长感动得不得了,但在涨工资、评职称、评先、晋级时,你就是比不上自己“活动”调动到城里的那些教师;比如医生这个职业,即使你认真钻研业务,平常找你看病的人很多,工资也发得不少,但是如果你不重视写论文、出专著,你就很难评上高级职称,对晋升很不利,而且退休后的工资也少得多;如果是公务员,你如果只能做到遵纪守法、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升迁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你必须会玩其他“歪把戏”才行……

 

之所以出现“农民不愿种地、工人不愿做工”这种奇怪现象,这不是轻视教学重视科研的教授的错,也不是不扎根深山却热衷“跑调动”的教师的错,而是社会评价机制和分配引导机制出了问题。想想看,如果各大高校几十年前就设立了百万奖金的“心平奖”,而且只有这样的教授才能获得高级职称,高校就不会出现“科研至上”的怪现象;如果长期坚守在乡村的教师其工资比城市高两倍,并且在职称、晋级等方面向他们倾斜,就不会有人忙着“跑调动”了。总之,我们如果能像浙大那样改变一下社会评价机制和分配引导机制,“搞本职工作总是吃亏”的现象是很容易被改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