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法部门根本不能独扛司法公正重担

(2011-01-24 11:44:38)
标签:

司法部门

不能

独扛

司法公正重担

“时建锋案件

杂谈

司法部门根本不能独扛司法公正重担
(大河报社评)

 

 

  这两个案件再次向我们重申:司法部门无法单独扛起司法公平的重任,而媒体监督则可让他们减少成本,效率更高、少犯错误,同时避免个人悲剧的发生。

  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在“两会”中直面记者的发问,就“赵作海案件”及“时建锋案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鞠躬道歉能挽回赵作海的损失,他愿意再去道歉;他说,从时建锋案件可以看到,一些法官长期坐堂问案,脱离实际,草率断案;法院内部管理、审判委员会也有责任,比如合议庭合而不议,形同虚设,判决把关不严、走过场等。他还说:“一定要对全国的新闻媒体和网友表示感谢,没有媒体和网友的监督,不会如此迅速地做出处理和问责,案件不可能得到及时果断纠正。”

 

  司法部门无法单扛司法公平重任

 

  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敢于向媒体直面热点问题、不回避丑闻,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对及时帮助纠正错案的媒体、网友的诚挚感谢,在让人顿生敬意的同时,也对“没有媒体监督,司法难以公正”这个并不新鲜的常识,进行了重温和强调。    

  两个案件再次告诉我们,媒体与司法部门的职责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社会公正,用惩罚犯罪、弘扬正气的办法让所有公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让社会温馨和谐,而不是为了揭丑、找事、添乱。目前,社会各群体对于司法部门及其工作的合法性都不会质疑,而在基层司法部门的部分官员那里,媒体监督仍然不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事情,不配合、拒绝甚至诬陷、追捕记者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一类官员,应该从这两个案件中吸取教训,更应该以张立勇院长为楷模,欢迎和感谢媒体的监督。    

  两个案件再次向我们重申:司法部门无法单独扛起司法公平的重任,而媒体监督则可弥补他们的短板,让他们减少成本,少犯错误,避免个人悲剧的发生。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他们虽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毕竟人数有限,不可能第一时间都在案发现场,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相关证据和真相,对法律的理解也不可能做到恰如其分、万无一失。而记者们往往能利用自己中立的身份和职业约束,利用独特的调查方式和向社会公开的便利,帮助司法部门获得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人性的原因,司法部门对于已经形成的误侦、误审、误判,自己很难主动去发现,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缺乏自我纠正的动力。比如媒体已经对时建锋一案进行质疑了,可主审法官还在为自己辩护。从这个教训上看,过去司法部门一再强调的“法院结案前媒体公开报道不利于公正判决”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错案不披露司法形象更差

 

  在某些地方官员看来,即使是一个错案,只要媒体不披露,影响的范围就很有限,就不会对社会公平和司法形象造成更大的伤害。从时建锋这个案件来看,这种说法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从记者采访的过程看,即使此案因媒体没有报道而暴露得很晚,甚至永远都不能得以纠正,也并不表明当地公众不知道内情及永远保守这个秘密,并不表明他们对这个判决心服口服,而只能引发他们对司法部门的更加不信任,对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伤害更大。更严重的是,如果媒体不揭开这个案子的真相,法官们不但不会吸取教训,而且会更加放心地“草率下判”、“坐堂问案”、“机械办案、就案办案”,仍然不会把合议庭当一回事,仍然是“主审法官一人说了算”,人民陪审团制度就永远在那里被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现比这个案子更荒唐的“草率案”、“糊涂案”。而这种“恶性循环”式的代价,就只能用“无可挽回”来形容了。  

  总之,自觉接受媒体监督,只能让司法形象健康、纯洁,只能让所有司法工作者感到自己的职业更神圣,自己的人格更高尚,更有尊严。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