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拜先帝:孔子是我们的首任老师

(2010-11-29 10:46:40)
标签:

崇古

方丈

孔子

杂谈

 

□岳建国

 

10月29日至31日,河南杂文学会年会在焦作市博爱县召开,我有幸顺便游览了该县最著名的几个景点,如湖水如镜、古道镶嵌的青天河,如连绵红叶染尽层峦的郑家岭,如装满了不少传说的月山寺等。其中在月山寺凤皇台看到的一个细节让我产生了一些遐思。

 

进了凤皇台牌坊,就是三座与少林寺塔林内差不多一样的三座塔型墓碑,但大小不一样,前面一座较大,后面两个越来越小。据导游说,大塔是这里首任方丈的坟墓,后面是两个继任方丈。按照寺庙的规矩,无论后来的方丈有多高的道行,有多大的贡献,死后建造的塔型墓碑都不能比首任方丈高大,因为他是创建寺庙者。

 

这引发了我不少联想和怨言。姑且不说人死后建造这么大的墓碑是否劳民伤地,只说说首任方丈享有永恒特权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一个时代的先民们,只要勤奋动脑,总要做出一些新事情来,总要开创一些此前没有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蔡伦如果没有发明造纸术,他的后人一定会发明出来,只不过晚一些罢了,何况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绝对的创业者。就拿月山寺的首任方丈来说,他只是在博爱这个地方复制了其他地方的寺庙而已,至多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他们有了发明或开创性贡献,后人心存感激、记住他的名字、学习他的精神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把他塑造成一座珠穆朗玛峰,故意让后人因无法或不敢超越而敬而远之。

 

想想看,当一个后生从小就知道某个行业已经有了不可逾越的巨人,自己此生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超越、不可能获得更高的荣誉时,他还能树立多大的理想?如果各个行业都有一两个高山仰止式人物,将会扼杀多少聪明后生的创造激情?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们都渐渐变成了图解春秋诸子的考证家,再也没有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除了其他因素,与这种先祖崇拜有许多关系。

 

读史中发现,中国的这种崇拜根深蒂固,春秋战国之前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不很清楚,但孔子、孟子都是先帝崇拜者却是确凿的事实。我们看看《论语》这本书,其中有五篇共9次提到古代帝王,如尧、舜、禹、稷、周文王、周公等,且都是正面报道,虽然他有假借古代贤帝之口推销自己观点的可能性,但他毕竟开创了崇拜先帝的一大源头和风气,称得上是我们的首任老师。不但其后人不断继承这种遗风,而且当今时代仍不乏这种崇拜思潮,比如,黄帝虽然只是原始社会民间传说的一个帝王,可我们现在正在大张旗鼓地崇拜他,只要说到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后人敢不承认他的无限权威,没有一个后人敢夸口说自己的贡献比他更大。

 

子女不忘父母之恩、后代不忘先祖功德,这没有错,但也应适可而止,如果把他们权威化、经典化、神圣化,成为后人思维和创造的障碍,那就不对了。古代中国为何越来越衰落?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演绎古代帝王、名人生涯的电视剧?为啥喜欢武打剧?就因为我们还沉睡在高山仰止首任方丈不可逾越的思维之中,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像美国人那样喜欢科幻类电影?就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向后看,向越古老越好的先祖看,而不愿意向前看,向能够激发无限想象力和创造激情的未来看。中国人要想成为创新型社会,必须先弱化先祖崇拜这种思维。

                                               (此文刊登于2010.11.25大河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