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秦岭路,咋就成了“气球路”?
(2009-08-13 11:13:11)
标签:
郑州新修的路塌陷气球路豆腐渣杂谈 |
□岳建国
郑州市秦岭路拓宽改造项目,是2006年度郑州市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投资8599万元,由市政重点项目指挥部负责施工建设。可是,刚刚交付使 用仅一年的秦岭路上,前天出现了一个约20平方米的大坑。据本报线索平台记录,从去年7月14日至今,已经接到了十余次该路出现塌坑的投诉。该路施工单位 郑州市市政总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初步调查,每次路面塌坑都是由各种管线和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工程回填不实所致,而地下隐蔽工程牵扯的部门很多,要想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一起来查找原因。
刚刚交付使用的路很快就出现质量问题,这种怪现象真的是太多了,公众的神经早已变得非常麻木。但是,秦岭路出现的问题及施工方的解释仍然让我们 极其震惊——这段道路难道建在一压就破的气球之上?半年来此路塌陷了十余次,可至今还不知道原因是啥,不知道责任人是谁,难道这是个无头案?
其一,如果调查结果认定问题出在“各种管线和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工程”上,那么,该工程的设计者就要承担责任。请问:这个投资近亿元的重点工 程,其设计方案的采纳是否进行过公开招标?中标的设计部门是否查看过此路下面早就存在的隐蔽工程的相关档案?有没有进行过现场钻探、开挖等方式的勘查?如 果没有,这项工程设计是不是闭门造车,“胡设乱计”?如果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在设计上有所反映,其原因何在?
其二,从目前看,该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对地下隐蔽工程问题提供对策,那么,是哪个部门通过什么样的程序进行审查和批准的?批准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其三,清理路基时都使用了大型挖掘机,如果路面下面不实甚至是空的,难道当时就不能发现?如果没有发现,是不是路基当初挖得太浅?如果发现了却没有采取补救措施,比如申请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等,这是不是在故意制造豆腐渣工程?
其四,这项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竣工后,是怎样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的?路基下面是否存在大面积塌陷隐患在不在验收之列?如果在,为啥没有发现?如果发现了却没有拒绝签字,这该怎样解释?
其五,道路交付使用后几个月就出现塌陷现象,作为出钱人和拥有道路产权的部门却甘愿吃哑巴亏、不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产生怀疑和追究,甚至在十余次塌陷后仍然不进行认真调查,现在媒体关注了,开始调查的还是施工单位。目前,连塌陷的现场也被“销毁”了——这种现象正常吗?
其六,重大市政工程光天化日之下连续发生质量事故,无数市民十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向媒体披露,为啥对市政部门负有监管、监督职责的那些部门和领导一点都不知情,一直对此事不管不问?难道他们真的没从这条路上路过?
天哪,这亏得是一条路,如果这是一座大楼、一座水库,一个核电站,那还得了?花园路改造工程中刚刚出现过问题,类似的问题难道还要重演?恳请有关部门认真关注这件事,最好让第三方来调查真实的原因,近亿元的百姓血汗钱,真的不能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