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009-07-09 22:50:50)
标签:
房价过高行政垄断投资理财首选杂谈 |
支撑高房价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过多的行政垄断是抬高房价的罪魁
□岳建国
从
7月中旬开始,福建省将开始严查捂盘惜售的开发商,以此来规范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行为。据悉,福建省今年上半年房价迅速回暖,其中福州市的房价已经回到
2007年最高时候的水平,但几个月来,开发商开办房展、降价等促销手段却少了,甚至出现开发商变相哄抬房价,捂盘惜售等现象。(见7月9日中国广播网)
房价难以再降甚至只能等着持续上涨,这几乎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看法。但这只是对于深圳、上海、北京等几个房价曾经严重扭曲的几个大城市而言,对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会级以下城市而言,房价不但从来没降,而且一直还在上升,比如郑州就是。可是,如果全国房价从此真的走上报复性上涨的路子,那么,几年来公众的期盼、媒体的呼声和中央前所未有的降低房价的系列性举措,不就统统白费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我的看法是,我们还没有完整地找到房价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更直接地说,就是我们仍没有意识到“过多过滥的垄断性国有企业才是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关于房价现象,最严重地被我们忽略了的是“住房市场旺盛为何如此强烈和持续”这样一个问题。这很关键,因为没有旺盛的需求,高房价现象连一年都不能维持,甚至根本就不能成立。这里面虽然有中国人多地少的因素,但这并不重要,只要看看每个城市有多少没有卖出和卖出后长期空置的房屋就知道了。住房是生活必需品,尤其在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很少迁徙、重视家庭观念的中国,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所就等于没有家庭,即使是目前,年轻人没房更难找到老婆、为了结婚房价再高也要购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但这些原因和“太多的垄断国有企业让住宅成为全民投资理财的首选”相比,都是次要原因。
我们周围的人有了闲钱都干了什么?恐怕大都是买房子了,为啥?因为存银行等于赔钱,炒股等于是烧钱,经商很可能遇到骗子;开门店往往是生意冷清,还要遭遇高税收、乱收费、高房租等等。买房虽然也有风险,但毕竟是个不动产,一旦被骗,起码打起官司来还有个证据。为啥民间投资或理财环境这样差?因为水、电、石油、暖气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已被国企垄断了,最赚钱的行业都没有民营的份儿,导致非百姓必需品行业由于过度竞争而风险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有钱人不成立炒房团成立什么?工薪族不买房钱放哪里?当买房成为全民投资理财的唯一渠道时,住房需求怎能不旺?旺盛的需求怎不抬高房价?但这还只是第一层垄断,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是第二层垄断,虽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地方政府虽然不是国有企业,但因掌控着所有土地的征收和交易大权,却能施展出更加强有力的行政性垄断。这中间没有竞争,所以地方政府才能够低买高卖,获取暴利,才能够把土地拍卖给开发商,让开发商赚上一大笔后再承包给建筑企业。加上政府对房地产业拥有很多的审批门槛和收税、收费项目,这些东西又容易滋生腐败,最后,这一切一切的花费都统统被算到了房价的成本里,有了这么多刚性成本,房价怎么不会被抬高了呢?
可见,高房价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行政垄断惹的祸。要想让房价回归其真实的价值,那就必须减少甚至取缔过多过滥的垄断国有企业,让民营资本能够平等地和国有企业分享属于全民的各类资源,让缺乏竞争的行业充分竞争,让过度竞争的行业风险有所降低,让绝大多数经商者都能赚到钱,让各行各业都成为投资的安全之地。到那时,无论是有钱人或者是普通工薪族,都不再把房子作为唯一的投资渠道,使房产的需求大大降低,使房地产业不再成为暴利行业,使政府逐渐冷却插手房地产业的热情,房价就会真的降下来。如果我们继续采用以往头疼医头的办法,那么,政府很快就会重新制造出打破记录的地王,开放商就会捂盘,房价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继续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