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众真是太识货了!
(2009-05-06 22:11:03)
标签:
中国观众识货审美高雅引导杂谈 |
中国观众真是太识货了!
高雅观众改造庸俗电影人
□岳建国
今年“五一”档期有五六部主打影片同时上映,但一枝独秀夺得“五一”档票房冠军的是4月22日就上映的《南京!南京!》。在广州,“ 五一”假期3天就获得了1450万元票房,几乎占了整个“五一”档票房总数的一半。到5月5日为止,这部影片内地票房突破1.4亿,观众人次也超过了400万人次。据悉,该片投资方正与欧美各大发行商做最后协商,希望能令这部大片在全世界范围上映,并最终在日本上映。而另一部南京题材的电影《拉贝日记》同样成绩不俗。(见5月6日《南方日报》)
由陆川导演的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惊和兴奋的,是它让我再次确认这样一个发现:中国观众太识货了,虽然长期以来有太多的不良因素在腐蚀、扭曲着他们对电影的欣赏能力,但他们一点也没有被征服,只要是真正的好片子,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亮出高分!
两年前,以家庭伦理、励志等为主调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在中国观众中受到热捧,开始时我没注意,看了两集后我就惊呼:哎呀,太好了,中国观众太识货了!后来虽然因中国演艺界的忌妒、歪曲和抵制而被迫离开黄金时间,限制引进数量,但观众热情仍然不减。更没想到的是,中国影视人在抵制的同时,也悄悄地向韩剧学习,目前已经小有成就,看看热播的《马文的战争》、《奋斗》等连续剧就明白了――“高雅的中国观众正在改造庸俗的影视人”,我用这句话来概括这种现象。而《南京!南京!》票房的成功,让我想得更多。
长期以来,虚假、色情、暴力等充斥中国荧屏,赤裸裸的暴露、接吻、上床的镜头让成年人都尴尬不已;用神秘、自恋、复仇、虚无、滥杀等组成的武打片陈旧、庸俗到极点;以讴歌帝王、渲染奴性、咀嚼权力、欣赏腐朽华丽为基调的皇帝戏长盛不衰,除了其他原因外,某些导演认为中国观众不喜欢严肃、深刻,不喜欢抚摸疼痛、审视灵魂、直面现实,只配看上述东西是重要原因。《南京!南京!》再次告诉这些导演,轻浮无聊的是他们自己,与观众没有关系。
长期以来,某些所谓的大牌导演炮制的所谓大片,动辄大投入、大烧钱、大事件、大人物、大特技、大说教,玩弄色彩轰炸、离奇人物、荒诞情节,但观众们没有被这等乏味的单纯刺激所欺骗、麻醉,在貌似宏大叙事实则虚张声势的幻像背后,观众对这些没有内涵、远离现实、逃避人文关怀和文明价值观念的东西越来越腻歪,并且用恶搞的方式来抵制。可是,一旦发现《南京!南京!》这样的好东西,他们立刻判若两人。
总之,《南京!南京!》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观众高雅严肃健康的影视欣赏趣味不需要专门下功夫去引导,他们自有高尚情操、精神境界和评判标准,影视界以及整个文化文艺界只要拿出真正的好作品,观众不但不会埋没,而且会用手中的选择权进行捧场,让创作者不但声名大震,而且腰包大鼓;对于那些不把观众放在首位的影视人,无论如何聪明乖巧,都不会获得陆川这样的成就,只能获得恶搞和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