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与上海怎么就没了可比性 ?

(2009-02-25 11:35:14)
标签:

北京

上海

可比

户籍

人才

杂谈

□岳建国 


上海市政府2月23日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后,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德表示,对于《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持有者,目前北京人事部门并未考虑出台让其申办北京市常住户口的政策。由于北京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所决定,北京市与上海市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他透露,北京人事部门不会将这一问题当做当前的工作重点。(见2月24日《京华时报》

 
老实说,我对张祖德的这段话很不满意,尤其是“由于北京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所决定,北京市与上海市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这一句,等于是在公开、严肃地告诉北京之外的所有中国人:北京是特殊的城市,想要北京户口?做梦去吧。笔者不解,中国不是联邦制,北京也没有实行地方自治,我们拥有共同的宪法和法律,各省市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各省市之间在人才或户籍政策上应该没有很大的差异性,上海和北京在“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上怎么连可比性都没有了?
 
张祖德提到了“人力资源”这四个字,他是否是说,在拥有人才这方面,北京已远远超越上海了,因此不需要出台这方面的改革。如果真的是这样,张祖德讲得不对,任何一个民族或地方,人才都是多多宜善,所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说过他们的人才已经很多、够用、不需要输入了,在信息时代,国家或城市发展、繁荣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北京岂能例外?
 
那么,“人力资源”后的“等独特状况”指的是那些方面呢?张祖德没有细说,笔者只得在这里猜测。北京与上海的最大差别,是因为北京是首都。但这不是拒绝人才的理由。首都是中国的立法中心、行政中心和司法中心,这些中心都要靠最优秀的公务员来运转;中国各大国有企业的总部、外国大使馆都设在北京,上海却没有,这又是一个重要区别,可是,北京这些部门或机构也要靠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来支撑,因此,北京应该比上海需要更多的人才。
 
张的“等独特状况”,可能还包括北京拥有比上海更多的重点高校和独立科研部门。这虽是事实,但我认为,高校及其他科研部门本身需要人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需要由人才来及时地“孵化”,人才之间还需要流动和竞争,这就需要在人才引进上北京把户口的大门打得更开。也许,张的“等独特状况”还包括北京比上海人口更多、教育资源更紧张、交通压力更大、环境更脆弱等等。这更不是理由,因为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相关行业的人才,否则,不但制定不出有效的对策,甚至连问题的根源都查不出来。新加坡也面临着北京同样的问题,但遇到巩俐这样的人才,马上就吸纳了。
 
由此可见,在户籍政策改革上,北京与上海不但很可比且很有一比,张的所谓“不具有可比性”,完全是一个借口,很可能是他不敢或不想面对这个对比,害怕在对比中露出自己的狭隘和私心,露出自己对公正、公平等基本价值观的怠慢和忽视。笔者奉劝张祖德副市长,作为首都人,理应比其他省市的人更自觉地树立公正、公平观念,理应做模范执行国家法律的楷模,理应更深刻地理解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动辄把自己独立于其他省市人之上,用居高临下、站不住脚的言论来伤害其他省市公众的心。



 


 

立刻下载 MSN 保护盾,保障 MSN 安全稳定! 现在就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