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点高中招不到人是一种进步

(2007-06-10 17:25:40)

今年郑州市中招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教育管理部门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对报考志愿表做了修改,由于既拥有初中又拥有高中的完中采用了更激烈甚至不道德的方式尽力将尖子生留在本校,于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戏剧性局面:往年招生吸引力最大、全市最著名的重点高中——郑州一中,至今报名数不足计划招生数一半.

 

“谁不报咱校的高中,谁就是白眼狼!”这是班主任的说法。班主任为啥变得这样凶恶?原来是校长将留住本校好学生的任务压到了他的身上;校长为啥要这样?因为往年有太多的教训:自己辛苦培养的尖子初中生都让重点高中无偿地给拔走了,在“学校好不好、只看高考升学率”的当今时代,这不是替他人做嫁衣吗?那么,重点高中为啥频频扩招、巴不得将全省最好的学生引诱到自己门下呢?说是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切合实际,看中了其中的荣誉和收费效应肯定是重要动机之一。

 

虽然都是为了“获最好的学生而教之”,但这种不择方式进行竞争的做法不文明也不高尚,让学生和家长既震惊又寒心,不应发生在教书育人的校园里。那么,谁应为这种不文明的竞争负责呢?据笔者看,这应追究到我们长期实行的不均衡教育的体制上,如果我们用公众缴纳的税款建立的公办高中当初就不分重点和非重点,各高中配备的硬件和师资力量相差不大,怎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这种竞争局面是不很好看,但竞争的结果却是向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推行的均衡教育目标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往年所有尖子生齐刷刷被两三个高中抽走的局面被打破了,这种竞争在方向上必须得到肯定。要知道,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允许任何人和机构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公开地争取自己的利益。虽然重点高中花国家那么多钱修建的校舍空闲起来是一种浪费,但改革需要代价,实现均衡教育需要部分学校作出牺牲,过去享受了最多的政策好处的那些重点学校尤其需要作出牺牲。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借用行政的力量来确保重点高中足额招生。至于如何使各学校今后更文明地进行竞争,那将是负有制定规则的教育管理部门或人大部门的事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