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口教授”被判罚能否阻遏劲吹的粗鄙之风

(2013-05-10 08:25:19)
“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就是个狗汉奸……”北大教授孔庆东因被网友质疑所写诗歌格律不对,在微博上逞口舌之快,结果却被网友告上法庭。近日,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给付公证费1000元。(5月9日《新京报》)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判例。孔庆东先生素来“语不惊人死不休”,去年曾以三句粗话拒绝采访、并通过微博炫耀粗话;今年初又在网络视频节目中大骂“香港人是狗”,引发网民不满,而得“粗口教授”之名。由于孔教授的传播平台与个人知名度都很强,这种把粗鲁当做个性的做派被不断放大,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本人却对此洋洋自得。而这个判例,难得有人起诉了,难得法院通过调查取证、律师辩论等一套很精细的司法程序,最后认定了其侵权事实,尽管200元的赔款、1000元的公证费对孔教授来讲不足挂齿,但形式大于内容——对于所有把粗鲁视为个性的人来说,兜头而来的这盆冷水正当其时。

当下社会,正呈现非常强烈的粗鄙化倾向。一口糙话、动辄爆粗招呼人家的祖宗十八代,成了有胆、有势、有力量的代名词,粗鄙变得理直气壮,变得横冲直撞,变得越发猖狂,言语、举止、礼仪,风度,都在这种粗鄙之风中变得扭曲起来,温良恭俭让,似乎反倒成了懦弱无能的表象。而随着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媒介平台的兴起,可以匿名、可以隐蔽、较难查究举证,这些特点都助长了很多人心底的欲望之草,丑恶与侥幸的一面更加暴露,放纵、放肆的猛虎借机窜出心灵的牢笼,呼应并助长了这个社会的粗鄙情绪。这也成为孔庆东们热衷粗口的病灶温床。

粗鄙化是一种社会病,有人将其比喻为“社会的癌症”。尽管知识分子们的语言粗鄙只是表象之一,权力掌控者的暴力逻辑、金钱掌握者的“通吃”、社会民众底线的坠落,无不是粗鄙化更为严重的具象,但语言的粗鄙会加剧社会的浮躁情绪,一个社会要建构正派的价值观念、建构起理性文明的公共空间,却的确需要从这些“动嘴皮子”的地方入手。一个适合于人类安适居住的社会,一定是文明细腻的,应该是谦和友善的,应该是讲道理讲逻辑,应该是尊重公序良俗尊重法律的,有不同意见就骂人家“狗汉奸”,觉得谁不对就可以上去扇耳光,谁的嘴巴大、谁敢骂粗话谁就吃得开,只能造就出价值紊乱的丛林法则。

一个孔庆东怎么样说话,纵然不会改变地球转动的速度。但一个动辄爆粗口的知名教授被法院判公开道歉、处以罚金,却可以让正在热衷于言行粗鄙的很多人,增添一点粗鄙之前的“犹豫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中国更不该是粗鄙之所,当你一再用言行撞击他人权利、撞击社会底线的时候,也要知道,在那里,还是有一道防护墙的。最后想起了娇滴滴的林妹妹对宝哥哥说的一句话——你可改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